农村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心得体会3篇
宣传发动永久在路上,正确的宣传导向不仅有利于营造防控气氛,还有利于筑牢群众心中的防疫战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农村,党群、干群筑就的疫情防控“钢铁长城”坚守在第一线,坚决打赢此次疫情防控重要的工作。但在农村地区特殊是偏远山区,照旧缺乏对疫情的客观重视,存在“病毒离我们远着呢”“就聚一次没事”“没必要戴口罩”等幸运心理和错误思想。各级各部门必需对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予以重视,科学统筹部署,才能筑牢基层防线。
农村地区在外务工人员众多,假如新型冠状病毒进入农村地区广泛传播,以目前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技术、人员与力量的现状,将导致特别严峻的后果,防疫部署不容无视。令人担忧的是,农村群众对疫情科学防控学问了解甚少,特殊是中老年人对病毒危害与防控了解更少,农村防控学问宣传至关重要。但正如年轻人调侃的那样“如今劝长辈戴口罩和他们当时劝我们穿秋裤一样难,秋裤必需得穿,口罩却不知道戴,戴口罩莫非它不温和吗?”为加强群众的防控意识,局部农村地区“硬核”出击,以各种“土味宣传”直击群众心灵。
曾经,农村“大喇叭”主要用于通知事情和召集村民们开会,随着通讯信息的进展,“大喇叭”渐渐退出历史舞台,面对疫情防控,一些地方的“大喇叭”又再一次大显身手。“你不要以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很欢送你,你别太自信了”,在天津蓟州区某村,村口的“大喇叭”反复播放着这句话,提示大家春节期间不要走亲访友,而黑龙江双鸭山市宝清县夹信子镇徐马村的村干部还自编了一段快板“春节公约”,用东北人特有的幽默使防控宣传入脑入心。只有群众最了解群众,通过“大喇叭”宣传,让人瞬间明白为什么说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农村“土味标语”是一种时代的印记,往往口号简明、对仗、押韵,充分分散了人民群众的才智。“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省小钱不戴口罩,花大钱卧床治病”“现在请吃的饭都是鸿门宴”“发烧不说的人,都是埋伏在人民群众中的阶级敌人”在一些地区,当地干部挂上了防疫宣传标语,这些“土味”横幅,通俗易懂,话糙理不糙,像泥石流一样“无情”却又非常“硬核”,既可以缓解大家对疫情的紧急心情,也能够让每个人意识到,本次防疫与他们自己的利益、命运、生命息息相关,到达呼吁群众自觉做好防疫的效果。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疫情,最基层的农村群众很难马上了解,理应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能理解的语言,做到疫情防控宣传全掩盖,虽然“土味”却最“对味”。目前,很多地方已自觉戒严,任何车辆不准进出,有效防止了疫情集中,这离不开各地加强宣传的助力,唯有群众提高了自我防护意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标准爱护,方能筑牢农村疫情防线。
农村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三
【走好疫情防控的“最终一公里”】
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织牢了一张又一张的疫情防控网,最终让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有效掌握。
农村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心得体会3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