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被猫咬伤了,需要去打狂犬病疫苗吗?
作者:@庄时利和
【本文不能代替医生诊断和治疗,本文旨在陈述狂犬病的一些客观事实。】
最近收到一些朋友关于猫抓伤/ 咬伤的咨询,发现很多人对于狂犬病病毒以及疫苗还存在不少误解,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消除大家的一些错误认识。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种传染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狂犬病之所以被很多人所知道,是由于它几乎高达 100%的病死率(至今只有 5 例蝙蝠引起的狂犬病患者没有死亡,但是留下了严重后遗症)。狂犬病病毒是一种嗜神经病毒,通过周围神经向上传递,直至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急性脑炎等神经病变,并且下行至唾液腺,通过唾液进行传播。狂犬病的整个潜伏期一般是 1~3 个月,目前对于狂犬病没有有效治疗手段,一旦发作,患者一般会在 6 天之内死于呼吸衰竭。
(Cited from Annual Review of Virology)
虽然狂犬病病毒非常可怕,但庆幸的是,狂犬病有疫苗可以预防,并且这个疫苗是人类医学史上最强大的疫苗之一。健康人在完成 WHO 推荐的免疫接种程序后,没有一例患上狂犬病。狂犬病病毒株有 6 个基因型,目前的狂犬病疫苗可以对所有基因型产生应答。其实玩过游戏《瘟疫公司》的朋友应该知道,狂犬病病毒极高的杀伤力对它自身的传播是个不利因素。在狂犬病病毒的进化史上,已经出现过很多次大的变异、进化以及灭亡了。
狂犬病在中国
由于国家对于狂犬病知识的大力普及,以及出台更严格的犬类管理政策,近十年来中国的狂犬病发病率在逐年下降。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国家数据官网。做一个对比,2014 年中国艾滋病发病人数为 45000 人,梅毒发病人数为 420000,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为 1220000 人。)
中国大部分的人狂犬病病例发生于南方农村地区,中国是目前狂犬病疫苗的头号使用国,生产了全球 80%的狂犬病疫苗。对比一下中国其他地区,中国香港和澳门已经消灭狂犬病 20 年,台湾已经半个世纪没有出现过人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病例了,虽然我们现在的狂犬病病例已经大幅下降了,但是完成“2020 年消除狂犬病”的任务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要不要打疫苗?
被动物咬伤之后,首先要确认的不是需不需要打,而是暴露有没有发生。
所谓的暴露(exposed),指的是足够的病原体接触了可以感染的组织。这句话有几层意思,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让大家体会一下:
· 被石头砸伤,这不算暴露,因为石头不算病原体;
· 拥抱了携带乙肝病毒的朋友,这不算有效暴露,因为乙肝病毒不能通过拥抱传播;
· 喝了一口蛇毒,这不算有效暴露,因为粘膜完整的消化道不是蛇毒蛋白可以侵犯的组织;
· 被叮咬过 HIV 携带者的蚊子再次叮咬,这不算有效暴露,因为蚊子口器中残留血液的病毒量过少。
理解了暴露,我们再谈谈狂犬病病毒的暴露。
首先是病原体,能携带病原体的动物称为宿主,并不是所有动物都是狂犬病病毒宿主,只有温血动物会携带狂犬病病毒。在这些宿主中,只有食肉目(比如狗)和翼手目(比如蝙蝠)动物是狂犬病贮存宿主,其他哺乳动物(包括人)都是偶然宿主,偶然宿主是无法维系狂犬病病毒持续存在的,因此病毒不会依赖人生存下去,更不会通过鸡、蛇和青蛙等动物传播到人身上,因为这些非哺乳类都不可能是可疑狂犬病动物。
接触动物后预防的指征,取决于与可疑患狂犬病动物的接触情况。
被猫咬伤需不需要打?
这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一方面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狂犬病高达 100%的病死率,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猫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几率并不大。
回答这个问题,得分不同国家。
根据美国 CDC 的统计,从 2003 年-2014 年,美国(包括波多黎各)共有 34 例人狂犬病的病例出现,其中大部分蝙蝠传播,占了 52%,其次是狗传播(23%),其次还有浣熊和臭鼬等,没有猫传播导致人狂犬病的病例出现。这里顺便提一句,蝙蝠简直是病毒的邪恶中心,是许多大名鼎鼎的病毒的自然宿主,包括埃博拉病毒和 SARS 样冠状病毒,以及我们今天所讨论的狂犬病病毒,蝙蝠袭击全部属于 III 级暴露。
美国近十年来没有猫传播导致人狂犬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美国有全国性的动物救助机构,对收容进站的野猫做绝育手术,对过期未被人们收养的猫进行安乐死,以控制野猫数量;二是对于家猫的注册和管理比较规范,美国家猫接种疫苗的比例很高。对于北美等狂犬病低危国家来说,被家猫咬伤可以直接进行 10 日观察,在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官网上,对于被家猫咬伤是这么说的:
所谓的 10 日观察法,是有非常充实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的。患病的猫(或者狗)在出现症状前 1~3 天内以及出现症状后,唾液里才会有狂犬病病毒,狂犬病是一种致死性疾病,75%的狗在出现症状后 4 天之内死
被猫咬伤了,需要去打狂犬病疫苗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