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课程入门 共2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对民族绘画的感情。
2、认识干湿浓淡墨色。认识中国画的特点。
重点难点
1、认识中国画特点。
2、“墨分五色”的认识。
准备:毛笔、墨汁、调色板、旧报纸、宣纸、抹布。
教学设台阶,创造环境和机会,为不同水平的提供不同的帮助,如可以让有的独立完成,有的给予言语上的指导,有的帮一半等等,让每个都制作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展览儿作品
1、相互介绍自己作品。
2、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课后反思:
在小学国画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及传统教学模式长期的作用下,小学国画教学还是以临摹范画或教师画一笔学生练习一笔的现象,一节课下来,全班完成了同一幅画,这样是不对的,没有艺术的创造性。有人说:临摹老师的作品不好,成里“画匠”什么的。这也不对,国画首先要临摹,然后才是创造。在我的国画教学中,根据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继承传统的方法,努力地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诗意教学”。
一、打好国画基本功,促进认识思维。
如《荷花》一课,首先是让学生观看荷花的图片或让学生讲述一些有关荷花的特点等,在学生了解了有关荷花的结构后,讲解一下用墨的处理。再让学生观看老师的示范,如工笔的用线,用墨。最后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这个练习不能快,一个月为佳,并且完成一幅白描作品,让学生初步认识国画的特点。
二、多方面培养创新能力。
画家赵少昂说过:“岭南画派就是国画中的改革派,它运用西方绘画的思想,画出另一种更接近诗的画法。”培养创新意识,首先需要以下几个条件:①创设一种“诗意环境”,使学生进入国画学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创造教学、培养儿童创造性的前提。
③在创造教学的内容安排上,准备好有利的道具。
1、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如:学生之间或师生间共同讨论如何完成一幅画,我不喜欢课本上的内容,太肤浅,没有艺术性。如在表现了荷花后,背景的处理可让学生各抒已见,进行讨论,加上什么动物啊?什么人呢?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这样学生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2、采用国画中的各种表现方法,如:①揉纸法,作画前先将纸揉成一团,然后轻轻展开,使皱纸平整后才能作画,也可有部分利用揉皱,用这种方法画出来有一种肌理效果,例画树干等。②没骨法、填色法、点染法、晕色法、平涂法、擦染法、洒落法、拓印法、加剂法等等,这样使学生能利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对心中的事物进行描绘,使之能获得得成功感,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内容形式多,学生热情高。
传统的国画教学内容不外乎山水、人物、花鸟以传统的单墨进行着,这样太单调,我的“诗意教学”中,主张一切可以入画的东西,让画面呈现“诗意”的氛围。小学的国画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生活。如描绘“我们的写生”、“在荷塘边的玩耍”、“校园生活”等,这些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所以绘画起来非常有劲,这对学生的创造思维也得到培养,同时学生在进行绘画时经常考虑到如何用笔、用墨和用色,这对学生绘画综合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五、工具材料的更新,使学生产生新奇。
国画的材料除了毛笔、墨汁、国画颜料,并且能用水彩,水粉画的方法作画,这样学生在材料的应
中国画课程入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