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丁伯根法则.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丁伯根法则
丁伯根法则(Tinbergen’ s Rule) 什么是丁伯根法则
丁伯根法则是由丁伯根(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提出的关 于国家经济调节政策和经济调节目标之间关系的法则。
其基本内容是,为达到一个经丁伯根法则
丁伯根法则(Tinbergen’ s Rule) 什么是丁伯根法则
丁伯根法则是由丁伯根(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提出的关 于国家经济调节政策和经济调节目标之间关系的法则。
其基本内容是,为达到一个经济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一种有效的政策;为达到几个目 标,政府至少要运用几个独立、有效的经济政策。所以丁伯根法则告诉我们:一种工具,实 现一种政策目标最有效率,而如果试图用一种工具实现一种以上的政策目标时,便会因目标 之间的冲突而降低效率,甚至会背离目标而出现更加失衡的状态,即一种政策工具只能解决 一个问题。
[编辑]
丁伯根法则的产生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及其在外部均衡调节上的思想,与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在本 质上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国内货币的紧缩以改善外部均衡。但是国内货币的紧缩对国内经 济有紧缩作用,因而国际收支的货电析法与价格铸币流动机制都是以牺牲内部均衡为代价 从而换取外部均衡的改善。这在古典主义的世界里之所以行得通,是因为在工资价格充分弹 性及货币数量论的经济学假设下,内部均衡将自动达到,政府根本就没有维持内部均衡的必 要。然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这种以牺牲内部均衡为代价的外部均衡调节思想很难实行。 这是因为1930年代诞生的凯恩斯主义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一个民选的政府 也必须维持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政府在内外均衡的问题上有时 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而这种尴尬的境地是以前的国际金融理论所无法解决的,无论是吸收 分析法,还是货币分析法。
为解决内外均衡的冲突问题,经济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基础性的工作由荷兰的 经济学家丁伯根给出,其理论精髓被总结在“丁伯根法则”中。在此基础上,米德给出了丁 伯根法则一个实际中的一个特例(“米德冲突”可以视为内外平衡矛盾的一个特例),从而将 丁伯根法则运用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冲突的实际中。

丁伯根法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ijiazhuang1
  • 文件大小7 KB
  • 时间202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