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了防止和减少静电伤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防静电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呈分枝状。
5传播型刷形放电brushdischargewithpropagationform
在高速起电场所及静电非导体背面衬有接地导体的情况下,在静电非导体上所发生的放电能量集中、引燃能力强,并带有声光特征的一种放电。
6火花放电sparkdischarge
由于分隔两电极间的空气或其他电介质材料突然袭击然被击穿,使电流急剧上升,电压急剧下降,引起带有瞬间闪光、并有集中通道的短暂放电现象
7尖端放电dischargeatsharppoint
在带电导体曲率半径很小处所发生的放电现象
2.0.7材料
?1静电导体staticconductor
一种具有较低的电阻率,除非使它与地绝缘,否则其上难于积聚静电荷的材料。
2静电非导体staticnon-conductor
一种具有很高的电阻率,因此能在其上积聚足够数量的静电荷而引起各种静电现象的材料。
3
导静电材料staticconductivematerial
指金属和碳等电导率大的材料,以及用其他方法(如在绝缘材料中掺入导电材料等)使物体具有导静电性能的材料。
4防静电织物anti-staticfabric
通过某种工艺方法,使纤维表面电阻率降低,从而形成或生产出的一种具有防止静电积聚的织物。
2.0.8静电安全有灾害预防
?1静电安全electrostaticsafety
指在生产过程有各种环境(系统)中,不发生由于静电现象而导致人的伤害、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的状况和条件。
2静电故障electrostaticaccident
由于某种静电现象的作用,导致生产系统、设备、工艺过程、材料、产品等发生故障、损害(如生产率下降、产品质量不良,以致失效、破坏等)的现象或事件。
3静电灾害electrostaticdisaster
由于静电放电而导致发生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危害、损害的现象或意外事件(如火灾、爆炸、静电电击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二次事故等)。
4静电电击electrostaticshock
由于带电体向人体,或带静电的人体向接地的导体,以及人体相互间发生静电放电,其所产生的瞬间冲击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病理生理效应。
5二次事故secondaryaccident
由于静电电击使人体失去平衡,导致人员由高空坠落或触及其他障碍物而引起的伤害;或造成已存在的火灾、爆炸的后果进一步扩大等危害的现象或事件。
6静电危险场所areaofelectrostatichazards
空间存在可由静电引爆的爆炸性混合物,或对其进行直接加工、处理和操作等工艺作业场所的统称。
2.0.9静电接地
?1静电接地系统electrostaticearthingsystem
带电体上的电荷向大地泄漏、消散的外界导出通道。
2直接静电接地directstaticearthing
通过金属导体使物体接地的一种接地方式。
3
间接静电接地indirectstaticearthing
通过非金属导电材料或防静电材料以及防静电制品使物体接地的一种接地方式。
4连接connection
将彼此间没有良好导电通路的物体进行导电性连接,使相互间大体上处于相同电位的措施。
5静电接地的电阻分类
?a静电泄漏电阻leakageresistanceofstaticelectricity
物体在不带电的情况下,物体的被测点对大地的总电阻。
b静电接地电阻earthingresistanceofstaticelectricity
指静电接地系统的对地电阻。
直接静电接地电阻为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间接静电接地电阻为被接地物体的接地极与大地之间的总电阻,主要由导电、防静电材料或防静电制品的电阻决定。
3一般规定
3.1静电接地的范围
3.1.1在生产加工、储运过程中,设备、管道、操作工具及人体等,有可能产生和积聚静电而造成静电危害时,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3.1.2在进行静电接地时,必须注意下列部位的接地:
?1装在设备内部而通常从外部不能进行检查的导体;
?2装在绝缘物体上的金属部件;
?3与绝缘物体同时使用的导体;
?4被涂料或粉体绝缘的导体;
?5容易腐蚀而造成接触不良的导体;
?6在液面上悬浮的导体。
?3.1.3各种静电消除器的接地端,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接地。
?3.1.4在下列情况下,可不采取专有的静电接地措施(计算机、电子仪器等除外):
?1
当金属导体已与防雷、电气保护、防杂散电流、电磁屏蔽等的接地系统有电气连接时;
?2当埋入地下的金属构造物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修订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