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观后感
冈仁波齐观后感1
路在脚下,即刻前往我们内心的“圣地”
信仰的极致,是一种心无旁骛的心灵极简。虔诚的体现,不会有太多花哨的繁复。往往感人至深的,是纯朴而心于世俗的过分追逐。且不论藏民这些实践来源于哪里,但假如我们行进在这条路上,必需要有自己的追求与祈请。
事实上,朝圣的正路途中,最志向的,是要培育才智、慈祥、悲心、虔敬心和真诚的出离心。所以在你动身前,应当发愿,愿你的朝圣之旅,不管以什么方式,都能不断地靠近佛陀的功德、感受佛陀的恩德,并能因此让你积聚福德、净除染污。
佛法全部修行,都能够帮助我们拥有无上的才智。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皈依。藉由皈依佛、法、僧,佛教修行的全部基本要件都因而齐备;依靠皈依之道,也确定让我们能够安住于正见和正道之中。
而皈依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我们在修持时所专注的皈依对象,并非只是某种的代表物而已,而是真正地成为佛、法、僧。
信仰的力气,最大化会体现在无私无我之中。因此这种皈依作为朝圣的路途中所必需忆念的功德,会不断地增加我们对于佛法饿信念,也会削减我们对于诸法的执着。
影片中,众人行进与20xx公里的山路上,三步一拜地祈求加持,不急求成,也不恼恨障缘,始终保持着最精进的姿态。同样,我们在朝拜的路途中也必需要在心里静默地修持皈依,同时在身体上不懈怠于礼敬。这是对治骄慢特别好的方法。礼敬诸佛,所以将身心的姿态都放低,如此做,是象征你将自己降服于佛、法、僧的庇护下,并且将自己最执着的“我”——你的身、语、意——供给给他们。
我们憧憬一种安静,但这种安静,须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获得,当我们的身心心悦诚服时,叩首前行的画面,我们内心中,才会呈现出那封藏已久的触动与共鸣,这至少说明,我们的内心,有着最质朴的对光明的憧憬。
只希望,我们每个人在修行的路上,少一些信誓旦旦,在朝圣的一生中,多一些对于三宝的虔诚。
愿我们在风尘仆仆中,能够觑见最纯粹与极致的信仰与虔诚。
冈仁波齐观后感3
6年之前的这个季节,我一个人去了青海西宁的塔尔寺,是我的朝圣之旅。
喇嘛们念诵经文的声音,轰隆作响,犹如天启。在一座大殿的门口,我望见一字排开磕长头的信众。石头地面被他们套在双手上的木块,磨出了光滑又深刻的痕迹。10万个长头,一下一下……我真的很难想象,他们在用什么样的毅力去坚持这件事。我也有点不懂,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到今日,其实我也不太懂。但是,我似乎也在渐渐懂得,生命中许多事情,或许也就根本不须要知道“缘由”。只要它,摆在了你的面前,好好去做,就是了。
片中,扎扎的父亲,始终在追问:“老天是不是有时候不公允?我的爷爷什么坏事没做过,我的父亲也没做过坏事,我也没做过坏事,为什么这些事发生在我身上?”他无法理解,原来欢高兴喜盖房子,为什么会发生那件意外,导致两个工人死去两个工人受伤。为了赔偿伤亡者的家属,他欠下了20多万元的债务,有些一蹶不振,赋闲在家。他的生命,在动身朝圣之前,是卡住了的。他在这条路上,其实一只在追问因果,追问命运。
“为什么?!”是人探究自己的起点。
就犹如,书写这件事,我一早就知道,就是我在纸上追问我的命运,追问何为因何为果。我是在纸上,做一趟灵魂的朝圣。
曾经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始终始终在写,究竟你获得了什么?我回答说:似乎在纸上磕长头,一个字一个字地修行,在过程中,好像渐渐把自己写明白了。明白了一切有因有果,明白了为什么那时候活成那样。懂得了过去,于是,我就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活。这在纸上行过的每一步,都是修行。生命中的每一刻,也都是修行。去做就是了,去活就是了,不遗余力就是了。
拿写文章这件事说,当你想写的时候就写。你当它是一种生命的呼唤也好,是过日子的本分也好,想写的时候,就好好写呗。我的健身私教,经常对我喊话“动念合一,动念合一,动念合一”
冈仁波齐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