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为本词条增加义项名
本标准适用于以 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拥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
、 整车安全要求、整
动的以 20k m/h的车速电助动骑行),其干态制
动距离应不大于 4 m,湿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 15 m,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车架/前叉组合件强度
车架/前叉组合件冲击强度
GB 1 7 76 1 — 1 99 9
重物落下:按 G B 3 5 65 - 19 ,
组合件落下 :按 G B 35 65 - 19 .
.2 .2 车架/前叉组合件振动强度按中 5. 4. 2的男、女车架的规定.
.3 车把
.3 .1 把立管安全线按 GB 3 56 5- 19 93中6. 2的规定。
-3 .2 把立管力矩按 G B3 56 5- 1 99 3中6. 5的规定。
.3 .3 把立管静负荷按 GB 3 56 5- 19 93中6. 5的规定。
-3 .4 把横管和把立管的力矩按 G B3 56 5- 1 99 3中6. 5的规定。
.3 .5 把立管和前叉立管的力矩按 GB 3 565 - 19 93中6. 5的规定。
.4 车轮
.4 .1 车轮静负荷按 GB 3 565 - 19 93中9. 3的规定.
.4 .2 车轮夹紧力按 GB 3 565 - 19 93中9. 4的规定。
.4 .3 轮胎宽度电动自行车车轮的轮胎宽度应不大于 54m m.
.5脚蹬间隙
a)地面距离 :按 G B 3 5 65 - 19 93中11-,
b)足趾缝隙:按 G B 3 5 65 - 19 93中11-。
.6 鞍座
.6 .1 鞍管安全线按 GB 3 565 - 19 93中12 .2 的规定。
.6 .2 鞍座调节夹紧强度按 GB 3 565 - 19 93中12 .3 的规定。
.7反射器和鸣号装置
电动自行车应装有前灯或前反射器、后反射器、侧反射器和脚蹬反射器,还 学 要求按QB .
.8 电器部件
.8 .1 电器装置
电动自行车的电器系统应安装到位,极性正确,系统的电线装置应吻合 GB3 565-1993
中15-,电器配线应与电流量相适应,以保证电动骑行时的安全、可靠.
-8 .2绝缘性能
电动自行车对付其电器系统采用防雨措施。 系统的全部接线均不应裸露。 电动自行车的
车体和电器部件的外壳均不应带电,其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 2M fg,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8 .3蓄电池密封性
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应有优异的密封性. 在正常安装地址条件下, 充放电时不应有渗漏
现象。
-8 . 4蓄电池的标称电压
GB 1776 1- 1999
蓄电池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 48V ,
电动 自行车应 装有制动断电装置,在制动时应能自动切断电源。
-、过流保护功能
电动自行车的控制器应拥有欠压、 过流保护功能和短路保险装置. 在电动骑行时调速应
牢固、可靠.
整体要求
a)电动自行车应按其型号要求组装,不得错装和漏装;
b)电动自行车各紧固件应紧固到位,各转动部件应运转灵便;
c)各对称部件应与车架中心面左、右对称,不得有明显的偏斜;
d)变速装置和制动系统应装置正确,控制灵便,
e)电动自行车的不动件不一样意与运动部件相碰擦.
轮辆径向、端面圆跳动量按 GB /T 3566-.
前、后轮惘与前叉、车架平、立叉两边缝隙的相对偏差按 GB /T 3566-1993中
.
、后轮中心面相对偏差按 G B/ T 3566-。
a)电动自行车各外露零、部件的表面应干净,无污渍、锈蚀,商标、贴花应完满、清 楚,地址应正确;
b)各电镀外露件按 QB/T 1217-;
c)各油漆外露件按 QB/T 1218-,
d)各铝合金外露件按 QB/T 2184-;
e)电动自行车各塑料件的表面应色彩平均,无明显的飞边、划伤、裂纹和凹陷。
5整车道路行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