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得春风润桃李
笔者在几年的高中教学中,有一点小感悟,上课时台上洋洋洒洒,天马行空;台下瞠目结舌,一头雾水。尤其是诗歌鉴赏,引用一句耳熟能详的名句,他们说没听过;提到一位家喻户晓的古人,他们说不认识……现在的学生,语文素养怎么就借得春风润桃李
笔者在几年的高中教学中,有一点小感悟,上课时台上洋洋洒洒,天马行空;台下瞠目结舌,一头雾水。尤其是诗歌鉴赏,引用一句耳熟能详的名句,他们说没听过;提到一位家喻户晓的古人,他们说不认识……现在的学生,语文素养怎么就那么低呢?
究其原因,我认为是现在的诱惑太多,可供选择的娱乐方式太多,学生根本没有耐心捧着《唐诗三百首》细细品读。经常有学生很渴求地问我:“老师,怎么才能提高这道题的得分率?”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无言以对。让他们每日一首,慢慢积累?且不说有没有这样的耐心,单是浩如烟海的唐诗本身就把他们吓住了。
可是我们不能一味抱怨,这个大环境我们改变不了。我们能做的,就是从这个现实出发,引导学生到美的彼岸。
说实话,我也比较喜欢听歌、唱歌,对很多流行歌曲的歌词也熟记于心。尤其是一些经典的歌词,觉得其中颇有诗味。比如著名作曲家黄霑作词的《沧海一声笑》:“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知多少。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了一襟晚照”反复咏叹,颇有《念奴娇?赤壁怀古》里“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味道。所以设想:能否从这个角度介绍流行歌曲,从而一举多得呢?
其实,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是和流行歌曲紧密相连的。中国最早的诗歌《击壤歌》就是一首老农在田间劳作时哼唱的民间流行歌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而作为中国现实主义诗歌源头的“风”更是全国各地民间传唱的歌曲合集。后来的诗歌发展,一方面民歌始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文人诗词也常常到民歌中汲取营养。所以,如果祛除学生敬而远之的心理,用看待流行歌曲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古典诗词,学习态度或许会有一些改变。于是就做了如下尝试:
一、在诗歌教学中引入流行歌曲
当我在给学生们介绍诗歌鉴赏的术语和方法时,常常列举一些流行歌曲的例子,既让他们感到新奇,又拉近了他们和这些术语之间的距离,从而接受起来较为容易。比如当我引导学生品味古人创设意境,抒发情感时,我举了《画未》里面的歌词:
迟到学堂打手掌 你抿嘴偷笑
暮风古榕捉迷藏 你总找我不到
贴近水面看倒影 谁料这清明雨落
两张荷叶穿插在沉默的人潮
歌词里面有这样一些意象和场景:打手掌、暮风古榕、捉迷藏、看倒影、清明雨落、荷叶,它们共同构成了童趣盎然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往昔的追忆和感伤。
这样一讲,学生们就懂得了什么是意象,什么是意境。
同样,在讲诗歌表达技巧时,我也列举了大量的歌词,比如在讲衬托的时候,我举了这样的例子“孤孤单单一个人,走在丽影双双的街头”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对诗歌鉴赏不再感到陌生和害怕,答题时也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回答了。
二、利用阅读时间,开展流行歌曲鉴赏课。
我曾用了一堂的时间,用诗歌鉴赏的方法,给学生分析了《东风破》这首歌的歌词。这堂课上完之后,学生们在随笔里惊叹:原来这首歌词还有这么多美的地方,自己都没有感受到。
三、用诗歌鉴
借得春风润桃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