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教学设计
百熙实验学校初中部 陈丹丹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小组花式创意性朗读,整体感知诗词,理解大意。
2、联想想象,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写景的画面。
3、鉴赏字词,品悟作者热爱自然及少女时代美妙生活的无限思念.
4《如梦令》教学设计
百熙实验学校初中部 陈丹丹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小组花式创意性朗读,整体感知诗词,理解大意。
2、联想想象,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写景的画面。
3、鉴赏字词,品悟作者热爱自然及少女时代美妙生活的无限思念.
4、通过拓展阅读李清照不同阶段的诗歌作品,全面理解词人李清照。5、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并为《如梦令》填词。(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品读,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拓展,反复品悟,全面理解李清照,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并尝试为《如梦令》填词。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走近李清照
她是临水照花的名门闺秀,她是忧时伤世乱世美神,她是惊艳文坛的词中女皇,她是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代词宗-—李清照。(精品文档请下载)
屏显:李清照(1084-约1155),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作家之一,被誉为“婉约正宗",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作品集有《漱玉词》,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其词以赵宋王朝南渡为界,、少妇的闺中生活,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
和悠闲的闺阁生活。后期生活的艰辛使她的词风含蓄深沉,充满了物是人非的浓重情调,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精品文档请下载)
环节二、诵读解词意
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在词坛的地位相当于诗中李杜,她以满腹才情震惊了当时须眉当道的文坛,一介女子为何能冲破封建世俗的重重枷锁,成长为一代婉约词宗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清照少女时代的作品:《如梦令》。(精品文档请下载)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朗读这首词,时间为三分钟。
1、学生进展小组朗读展示老师辅以朗读指导,明确:基调,节奏,语速,情感;
2、全班配乐齐读《如梦令》。
环节三、以文绘形象
李清照特别擅长捕捉生活的片段,并用文字把它们描绘成生动的画面,这种表达手法类似于如今的电影艺术的“镜头表现法”,那么李清照在这首词里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我们能不能借助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绘出来呢?老师先来起个头。(精品文档请下载)
老师示范: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盛夏午后的溪亭,一群十六七岁的少女一块玩耍,一边唱着歌,一边划着船,品着小酒,吃着点心,欣赏着夕阳晚霞。此时夕阳染红了整个天空和湖面。或许是太过于兴奋,毕竟是少女,不胜酒力,很快就醉眼迷离,忘记了归路。
(精品文档请下载)
接下来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画面补充完好呢?
小组之间讨论交流,老师巡查3分钟后,班内交流。
继续再现画面:玩耍尽兴后,不忍分开,天色已晚,她们才划起船桨回家,哗哗的水声响起,由于天色已暗,小船误划进了一片茂密的荷花丛里,圆圆的荷叶,清香的荷花,纯真的少女,一叶扁舟,微风拂来,裙角摇曳,荷花轻舞。这时,少女们正心如火燎,在胡乱地划动着小船,去找寻一条归路。突然听得,呼啦啦一片响声,一群被小船惊起的水鸟从河滩上飞向了别处。(精品文档请下载)
环节四、品词析词人
李清照的词就像放映在纸
《如梦令》教学设计[1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