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急性心衰治疗指南
第1页,讲稿共66张,创作于星期日
指南推荐强度的分类
Ⅰ类为已证实和(或)一致认为有益和有效;
Ⅱ类为疗效的证据尚不一致或有争议,
Ⅱa类:相关证据倾向于有效;
Ⅱb类:相关证据尚共66张,创作于星期日
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2)
3. 急性肺水肿:
突发的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喘息不止、烦躁不安并有恐惧感,呼吸频率可达30~50次/min;频繁咳嗽并咯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血痰;听诊心率快,心尖部常可闻及奔马律;两肺满布湿啰音和哮鸣音。
第10页,讲稿共66张,创作于星期日
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3)
4. 心原性休克主要表现为:
(1)持续低血压,收缩压降至90 mmHg以下,或原有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降幅≥60 mmHg,且持续30min以上。
(2)组织低灌注状态,可有
①皮肤湿冷、苍白和紫绀,出现紫色条纹;
②心动过速>110次/min;
③尿量显著减少(<20 ml/h),甚至无尿;
④意识障碍,常有烦躁不安、激动焦虑、恐惧和濒死感;收缩压低于70 mm Hg,可出现抑制症状如神志恍惚、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逐渐发展至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3)血流动力学障碍: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8 mm Hg,心脏排血指数(CI)≤ ml·s-1·m-2 。
(4)低氧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第11页,讲稿共66张,创作于星期日
急性左心衰竭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心电图
胸部X线检查
超声心动图
动脉血气分析
常规实验室检查
心肌坏死标志物:
心肌肌钙蛋白T或I(cTnT或cTnI)
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
肌红蛋白
第12页,讲稿共66张,创作于星期日
急性左心衰竭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心衰标志物——B型利钠肽(BNP)及其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浓度增高已成为公认诊断心衰的客观指标,也是心衰临床诊断上近几年的一个重大进展。
临床意义:
(1)心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如BNP<100 ng/L或NT-proBNP<400 ng/L,心衰可能性很小,其阴性预测值为90%;如BNP>400 ng/L或NT-proBNP>1500 ng/L,心衰可能性很大,其阳性预测值为90%。急诊就医的明显气急患者,如BNP/NT-proBNP水平正常或偏低,几乎可以除外急性心衰的可能性。
(2)心衰的危险分层:有心衰临床表现、BNP/NT-proBNP水平又显著增高者属高危人群。
(3)评估心衰的预后:临床过程中这一标志物持续走高,提示预后不良 。
第13页,讲稿共66张,创作于星期日
急性左心衰竭严重程度分级(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临床和血流动力学状态来分级。
分级
症状与体征
Ⅰ级
无心衰
Ⅱ级
有心衰,两肺中下部有湿啰音,占肺野下1/2,可闻及奔马律,X线胸片有肺淤血
Ⅲ级
严重心衰,有肺水肿,细湿啰音遍布两肺(超过肺野下1/2)
Ⅳ级
心原性休克、低血压(收缩压≤90 mm Hg)、紫绀、出汗、少尿
第14页,讲稿共66张,创作于星期日
急性左心衰竭严重程度分级(2)
:适用于心脏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和有血流动力学监测条件的病房、手术室内。
分级
PCWP
(mmHg)
CI
(ml·s-1·m-2)
组织灌注状态
Ⅰ级
≤18
>
无肺淤血,无组织灌注不良
Ⅱ级
>18
>
有肺淤血
Ⅲ级
<18
≤
无肺淤血,有组织灌注不良
Ⅳ级
>18
≤
有肺淤血,有组织灌注不良
第15页,讲稿共66张,创作于星期日
急性左心衰竭严重程度分级(3)
适用一般的门诊和住院患者。
分级
皮肤
肺部啰音
Ⅰ级
干、暖
无
Ⅱ级
湿、暖
有
Ⅲ级
干、冷
无/有
Ⅳ级
湿、冷
有
第16页,讲稿共66张,创作于星期日
急性左心衰竭的监测方法
(一)无创性监测
每个急性心衰患者均需应用床边监护仪持续测量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等。
(推荐强度Ⅰ类,证据强度B级)
(二)血流动力学监测
(1)床边漂浮导管:测定主要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推荐强度Ⅰ类,证据强度B级)
(2)外周动脉插管:持续监测动脉血压,还可抽取动脉血样标本检查。
(推荐强度Ⅱa类,证据强度B级)
(3)肺动脉
急性心衰治疗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