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标要求:
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历史作用。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
北周
北方
南方
魏
蜀
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北魏
东
汉
隋
朝
东魏
北齐
宋
梁
齐
陈
南朝
北朝
西魏
2、时代特征
1)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
2)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战争频繁。
3)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4)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是民族大融合时期。
魏晋南北朝
386 北魏建立(都平城)
439 北魏统一北方
影响: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民族融合加强.
鲜卑拓跋--骑在马背上的民族
“畜牧迂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
《魏书·序记》
问题:根据材料和图片,你能分别描绘南北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吗?
北方游牧为生、擅长射猎、骑兵凶猛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南方农耕经济为主,文明程度较高。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谢灵运
拓跋贵族盘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并引发起义
1、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矛盾激化:
3、人民起义不断
改革迫在眉睫----社会矛盾激化
1)政治上实行宗主督护制
2)赋税制度上的混乱
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冯太后与孝文帝
为了缓和日益尖锐
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
的发展,孝文帝拓跋宏
即位后,
由祖母
冯太后
主持开
始了改革。拓跋宏当时只有5岁,
所以早期改革的决策者是冯太
后。
北魏孝文帝
北魏冯太后
永固陵石券门。
材料: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以上材料说明孝文帝在哪些方面的造诣?有何影响?
孝文帝精通诸子百家、儒家经典,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促进他后来推行汉化政策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