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2、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
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
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
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战乱未波及洛阳
,商品经济有发展 ,洛阳商业又兴旺
A
C
3、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②得到鲜卑贵
族的广泛支持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④广大北
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
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
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
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C
B
5、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加强民族融合的主要措施有
①易服装②讲汉话③改汉姓④通婚姻⑤改籍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
6、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
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
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D. 5世纪的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A
A
7、北魏孝文帝改革前期首先进行的是 A、推行均田制
B、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制 C、设立三长制,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D、推行新的租调制
8、孝文帝改革中的下列哪一制度,使北魏农民的负担
大为减轻,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多
A、推行均田制
B、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制 C、设立三长制,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D、推行新的租调制
A
A
9、我国古代均田制的建立开始于
A、西汉 B、北魏 C、隋朝 D、唐朝
10、《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
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以久,容或不
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B
D
11、下列评论中,不适合北魏均田制的是
12、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受田农民可以纳绢代役
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一直沿续到北宋
B
B
13、北魏孝文帝改革制定官吏俸禄制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B. 增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14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
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D
B
15、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16、北魏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17、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是为了
B
D
D
18、(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
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
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上引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C、孝文帝借南伐之令行迁都之实
D、南伐与迁都有阻力
19、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人
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减少人口流动
C露田又叫桑田,可以买卖
D有利于北方农业生产的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
A
C
精品PPT课件--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