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
主讲: 卢金清
第一章总论
中药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主要研究内容为中药中化学成分的
结构及分类
物理和化学性质
提取分离方法
结构测定方法
合成途径、生物活性以及天然药物的研究
与开发等。
中草药
在中国,天然药物资源主要是中草药。植物:如种子植物人参、大枣,真菌类
植物灵芝,并以植物来源为主
动物:如地龙(蚯蚓)、牛黄等
矿物:如石膏等
一、中药资源
目前已鉴定的中药有8千多种,少数民族用药,如藏药、傣药、壮药、苗药、朝药等达3千余种,还有其他民间用草药,已进入科学记载的中国植物达42200种,这些都是我国的宝贵财富。
我国著名的早期药书《神农本草经》出版于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末年,后又经唐、宋、元、明、清中各代药学家的完善形成了浩瀚的文献资料。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90-1596年)是最重要的,堪称药学巨著,现已译成英、日、德、法等多种语言文字,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药学文献之一。
多数中药具有疗效显著、毒性低等特点,中医药正在走向世界,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海洋生物
海洋中有50多万种动物,1万多种植物,如海绵、藻类、珊瑚等。
植物:昆布(海带)
动物:如珍珠、海马
微生物
经过发酵,分离和纯化而得到代谢产物(由微生物产生而且能抵抗其他微生物的物质—抗生素等。
生物技术产物
生物技术在扩大药用资源方面的应用主要有:
(1)小植物的大规模培养,建立珍稀濒危植物的快速繁殖,主要是通过植物器官胚等形成植株。
(2)悬浮培养细胞,以产生大量次生代谢产物。
(3)由农杆菌感染的植物组织形成的毛状根等是继培养细胞系统之后又是一重要培养系统,目前已有人参、青蒿、丹参等近50种植物建立了毛状根培养系统。
(4)生物转化,经动物体内代谢或组合生物催化合成结构独特化合物,以进行活性成分筛选研究。
二、化学成分
天然药物资源中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其主要是
(一)脂类(lipids)
1、油脂
为混合物,甘油脂肪酸酯等
2、腊
脂肪酸和脂肪醇生成的固体酯类
3、甾醇类
如β谷甾醇
4、磷脂
中草药成分化学林启寿 1977, P39
★薏苡仁酯
★脂类易溶于石油醚等亲酯性溶剂,难溶于水。
(二)萜类(terpenes or terpenoids)
按照“实验的异戊二烯法则”,认为萜类是由异戊二烯聚合而成的化合物,有单萜—多萜。是天然界最多的一类化合物,已有2万多个化合物结构被确定。
萜类名称
异戊二烯数目
碳数
单萜
2
10
倍半萜
3
15
二萜
4
20
异戊二烯
(isoprene)
三萜
6
30
四萜
8
40
多萜
n
5n
执业药师中药化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