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而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是推动城市功能优化 和完善的重要动力。
、综合性强、牵引力大。发展旅游业对于扩大就业,吸引投 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改变城乡人口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年接待状况
城市
4A景区
3A景区
2A景区
1A景区
收费景区(点) 个数
2005年收费 景区(点)接待 人次
2005年收费
景区(点)门票 收入(万元)
合肥市
2
3
17
黄山市
8
52
安庆市
1
1
9
6
19
芜湖市
3
5
8
马鞍山
1
1
11
90
铜陵市
3
4
7
179
975
阜阳市
3
1
4
1216
池州市
1
5
15
巢湖市
1
10
1
15
6450
宣城市
3
25
滁州市
1
1
14
亳州市
14
淮北市
1
1
5
280
淮南市
1
2
5
蚌埠市
6
123
189
宿州市
1
70
六安市
1
1
13
资料来源:安徽省旅游局、安徽旅游资讯网
旅游业在芜湖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芜湖旅游收入占第三产业的比例平均约25%,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在9%左右, 但相对与芜湖市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芜湖城市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芜湖旅游业的发 展规模与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旅游发展质量
在旅游六大要素中,餐饮和购物是芜湖市旅游发展的优势所在。但芜湖的门票收入较 低,住宿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景区(点)开发与宾馆饭店建设是芜湖市旅游进一步发展 需着力解决的问题。
旅游发展管理
旅游产业管理与协调的力度不足,使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旅游管理 体制一定程度还存在着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
旅游发展的现状
2000年芜湖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第二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但与《中国优秀旅游 城市标准》相比仍具有一定的差距。
芜湖市发展旅游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捷的交通条件,芜湖长江大桥、天门山、芜 湖铁画、奇瑞汽车等一些城市的品牌已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但芜湖旅游经济基础较弱,旅 游规模偏小,旅游景区(点)开发与管理滞后,芜湖市郊景区(点)小而分散,市区内景区 (点)大多属于开放式,尚未形成成熟的旅游线路,旅游市场营销不力。
目前,芜湖市旅游产业发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政府用于旅游发展和市场促销的资 金投入还很有限,旅游管理体系与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相对较弱,城市的现代旅游功能存在 较大差距。一是芜湖市景区(点)建设薄弱,缺乏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二是城市旅游氛围 不浓;三是城市旅游内容单调。城市观光游览项目不足,而城市休闲、娱乐、购物等需进 一步丰富内容和提高档次,专项旅游产品发展十分薄弱;四是旅游企业实力不强,旅游景 区(点)、酒店、旅行社等普遍存在“小、弱、散”现象。
旅游发展的前景
应该把旅游业发展全方位的融入整个城市,把芜湖城市本身建设成为最大的吸引物和 旅游地,强化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观赏性、舒适性和人文传统,突出城市的文化灵性和“以 人为本”的服务细节,形成城市大旅游的发展格局,推动城市功能优化和完善。
芜湖具有良好区位条件、文化底蕴和环境优势,城市整体的吸引力将成为城市发展旅 游的新焦点。旅游业完全能够发展成为芜湖市的支柱产业,芜湖市完全能够发展成为新兴 的、重要的和有特色的城市旅游目的地。
芜湖市旅游发展的系统分析
旅游发展的特色
商贸特色一一芜湖商贸历史悠久,被誉为“皖中之坚”、“长江巨埠”。美食特色一一 芜湖市美食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会展特色—一芜湖拥有“旅博会”等品牌展会,2004 年底芜湖被评为全国会展中心城市30强之一。人居特色一一芜湖滨江襟河,山青水秀, 人居环境优美。
旅游发展的动力——经济驱动型旅游发展
立足优美的人居环境,利用独特的区位和良好的政策优势,凭借商贸、美食、会展等 独特的旅游吸引物,培育城市综合经济活力,带动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图1-2)。
图1-2芜湖市旅游发展
安徽芜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