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15篇(初三数学教学计划安排).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15篇(初三数学教学计划安排)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1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进入初三,学生成绩差距较大。教学任务非常艰巨。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努力 知识点2:等腰梯形的性质2
(1)文字语言: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数学语言:
在梯形ABCD中
∵AD∥BC,AB=DC
∴AC=BD(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
(3)本定理的作用: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以及平移其中一条对角线化梯形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从而解决有关线段的相等和垂直。
知识点3:等腰梯形的判定
(1)文字语言: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2)数学语言:在梯形ABCD中∵∠B=∠C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同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本定理的作用:在梯形中常用添加辅助线——补全三角形把原来的梯形化为两个三角形
(4)说明:
①判定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通常有两种方法:定义法和定理法。
②判定一个梯形是等腰梯形一般步骤:先判定四边形是梯形,然后再判定“两腰相等”或“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来判定它是等腰梯形。
【典型例题】
例1. 我们在研究等腰梯形时,常常通过作辅助线将等腰梯形转化为三角形,然后用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等腰梯形的问题。


(1)在下面4个等腰梯形中,分别作出常用的4种辅助线(作图工具不限)
(2)在(1)的条件下,若AC⊥BD,DE⊥BC于点E,试确定线段DE与AD,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1)略。
(2)DE=(AD+BC)
过D作DF∥AC交BC延长线于点F
∵AD∥BC,∴四边形ACFD是平行四边形
∴AD=CF, AC=DF
∵AC=BD
∴BD=DF
又∵AC⊥BD,∴BD⊥DF即△B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E⊥BF,则DE=BF,
∴DE=(BC+CF)=(BC+AD)
例2. 如图,铁路路基横断面为等腰梯形ABCD,已知路基AB长6m, 斜坡BC与下底CD的夹角为60°,路基高AE为,求下底CD的宽。
解:过点B作BF⊥CD于F
∵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BC=AD
∵BF=AE,BF⊥CD,AE⊥CD


∵Rt△BCF≌Rt△ADE
在Rt△BCF中,∠C=60°
∴∠CBF=30°
∴CF=BC即BC=2CF
∴BC2=CF2+BF2
即∴CF=2
∵AB∥CD,BF⊥CD,AE⊥CD
∴四边形ABFE是矩形
∴EF=AB=6m
∴CD=DE+EF+CF=AB+2CF=6+2×2=10(m)
例3. 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B∥DC,AD=DC=CB,AD、BC的延长线相交于G,CE⊥AG于E,CF⊥AB于F
(1)请写出图中4组相等的线段。(已知的相等线段除外)
(2)选择(1)中你所写的一组相等线段,说说它们相等的理由。
解:(1)DG=CG,DE=BF,CF=CE,AF=AE,AG=BG
(2)证明AG=BG,因为在梯形ABCD中,
AB∥DC,AD=BC,所以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
∴∠GAB=∠GBA
∴AG=BG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要注意转化的思想方法,有关等腰梯形的问题往往通过作辅助线将其转化为更特殊的四边形和三角形,常见办法是平移腰,延长腰,作高分割,平移对角线等方法。
初三数

初三数学教学计划15篇(初三数学教学计划安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872
  • 文件大小47 KB
  • 时间2022-07-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