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艺术表现与艺术再现.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导论:“艺术”界定何以问题重重? 自古希腊以来人们对艺术本质所做的主要 的哲学讨论。
1柏拉图:艺术即模仿2亚里士多德:艺术即认识3大卫•休谟:艺术即品味的对象 4伊曼努尔•康德:艺术即可传递的快感5亚瑟•叔本华:艺术即展现6G・w・F•,忠实于现实。莎士比亚在戏剧创作中也坚持艺术反映自然的原则,他在《哈姆 雷特》中说:“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来本面目, 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的演变发展的模型。” 19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欧洲 各国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现实主义文艺运动。这一运动使艺术的再现性功能在各种 艺术门类中得以极大的发挥,尤其是在绘画、雕塑、小说等再现型艺术门类中 , 注重现实再现的创作方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例如:巴尔扎克在他的《人间喜剧》 前言中宣称:“法,编制恶习和德行的 清单、搜集情欲的主要事实、刻画性格、选择社会上主要事情,结合几个性质相 同的性格的特点糅成典型人物,这样我也许可以写出许多历史家忘记了写的那部 历史,就是说风俗史。”在俄国,现实主义运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创作方 面产生了大师级的作家和作品,在文艺理论方面也涌现出一些著名的批评家和美 学家。他们从理论的高度对现实主义文艺思潮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从美学的角
度对艺术再现问题进行了理论的阐说,较为系统地建立了再现理论的美学体系。 别林斯基在文艺批评中十分重视艺术的客观性,强调客观世界的权威性。他认为 诗的显著特色:“在于对现实的忠实;它不改造生活,而是把生活复制、再现 , 像凸出的镜子一样,在一种观点之下把生活的复杂多样的现象反映出来。”著名 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从唯物主义出发,他在《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一书中, 提出:艺术的主要任务是“再现生活”,艺术的最高目的是成为“生活的教科书”。 他认为艺术的特点“不是用抽象的概念而是用活生生的事实去表现思想”。直到 19世纪末20世纪孤由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勃兴,注重表现主观内心世界的审 美观念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再现论美学思想仍产生着一定的影响。伴随着现 实主义的不断深化与发展,艺术创作中的再现观念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和完善。
“艺术表现”
“表现”的词源学含义:
“表现”一词,在英语中是expression,源自拉丁语expressus。其原意是
“挤压,挤压出来的东西”,后来引申为“通过语言、行动和艺术活动表达一种 思想和情感”。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它也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
艺术表现的观点早在古希腊的美学思想中就有萌芽,但是相对于“艺术模仿 自然”的占主流地位的模仿理论而言,这种观点并不被人重视,甚至与古代和中世 纪的主流艺术概念是相对的。当时的美学思想主要是从艺术所追求的目的而非艺 术的根源方面来规定艺术的,只有音乐由于其特殊性才被认为是唯一与表现感情 有关的艺术。接着18世纪的浪漫主义和20世纪表现主义带来了表现说的发展 盛期。18 世纪的浪漫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持有这么一个观点:“艺术所表现的 乃是情感,或是人类的精神,或是心灵与想象力的热情奔放的状态。”卢梭以探索 语言和诗歌的起源支持“艺术表现说”他这样写到:“人类最初的生活不是推理 而是感受,所以最原始的语词是情感逼压出来的叫喊。这种歌声一般,充满激情 形象的语言就是原始的诗人的语言”;

艺术表现与艺术再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iupai21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