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归纳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认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描述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相貌,认识其基本特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术: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特点;并能剖析我学会从文
能证明“中
沿途经过的14个陆上邻国。(2)沿着大陆海岸
根据链接3,学生填
字、图片、地图中
国疆域之
线,说出与我国隔海相望
6个国家。
图。感觉中国众多的邻
获取相关信息。并
大”
链接4:广阔的海域
国与隔海相望的国家,
为剖析我国地理位
设问:在图上描出我国的陆上疆界与海岸线。看
体会中国疆域辽阔。
置的优越性作好铺
图找出我国东部濒临哪些海域?有哪些主要岛
根据链接4,学生在图
垫。
屿?
上描出我国的陆上疆
教师补充:我国有2万千米的陆上疆界,
界与海岸线。并在图上
万千米的海岸线,二者之和靠近地球上最长的纬
填出我国主要岛屿与
线-赤道(4万千米)。
东部濒临的海域。知道
我国海域辽阔,岛屿众
多,多优异港湾,有利
于发展海洋事业。进而
增强学生树立海洋国
土意识。
任务3:剖析中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中国是海陆皆备的国
剖析中国的海陆位
(1)日本、蒙古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
家,日本是岛国,蒙古
置的优越性对初一
(2)在海陆位置方面,中国、日本、蒙古有什
是内陆国。
的学生有一定的难
么不同?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度。于是将这一问
(3)和蒙古、日真相比,中国海陆兼备的地理
(1)降水:东部是太
题分解为三个小问
位置有何优越性?
平洋,降水丰富,有利
题,降低了难度,
当学生回答有困难时,可补充以下阅读材料:蒙
于发展农业生产。(2)提高了学生解决问
活动三:我
古深居内陆,难以受到海洋影响,气候干旱;另
交通:西部深入亚欧大
题的兴趣与积极
会剖析地
外也一定程度限制了该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日本
陆内部,东部是太平
性。同时教师还考
理位置的
是岛国,四面临海,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国家
洋,海陆交通便利,有
虑到学生的实际,
优越性
的领土范围,但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有
利于发展对外交往与
为学生剖析中国海
利于国家的对外发展。
合作。(3)海洋事业:
陆皆备的地理位置
教师提升:通过以上剖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剖析
海岸线簪,海域辽阔,
提供思维的材料,
地理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
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为学生进一步理解
临海→气候降水→农业
(4)辽阔的领土,为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临海→优异港湾→海洋事业和其他国家海上交
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
作为铺垫。
往
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
初中历史与社会
邻陆→有利于与其他国家陆路交往和合作
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奠
的学习特别强调对
《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