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
《呼兰河传》是国民灵魂的一曲挽唱。该小说旨在批判封建主义思想对民众精神的戕害,改造国民麻木的灵魂,因为萧红早就意识到“中国人有一种民族的病态”,那就是“病态的灵魂”,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萧红《呼兰河和祖父在后园里一起玩,一起干活,作者和祖父时时刻刻在一起,童年充满了快乐。
文章中写到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该是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而她却早早的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是多么的可怜!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们的新社会,人们用知识变得智慧,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没有男女的不平等,没有可怕的战争。
啊!我真想永久地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的心好好珍惜,感受这美好的时光吧!
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4
小学课本上《火烧云》、《祖父的园子》都是《呼兰河传》上的。本以为这是一个快乐的童年,没想到不是。
萧红以灰色的笔调描述了一个灰色的天空,灰色的道路,灰色的城市,灰色的社会。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们再善良,也抛不开那些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旧思想,土办法。抛不开,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也是必然的。比如:东二街道的大坑是个祸害,可是逆来顺受的愚昧市民终究没有想起把它填上,结果淹死了牲畜、影响了交通。小团圆媳妇的死,也在喻示着市民一成不变的思想——哪个好媳妇不是打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方法都试过了,可是人们想过其是否有效没?与其说她死于婆婆的狠心打骂,不如说是死于封建思想的毒害。然而,这在当时是司空见惯的。人为了活着活着,为了死去死去。悲剧笼罩着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个城市的人,乃至整个国家的人。


萧红的童年是孤寂的。父母对她冷淡,奶奶会因小事扎她的手指,只有祖父能给她以些许温暖。因此,她把祖父的园子和那个储藏室作为自己的小小天地。
由此看来,我们生活在这个年代,是幸运的,幸福的。我们这里男女平等,思想开放。我们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习。我们的童年就像五彩缤纷的一首诗,无忧无虑,自由玩耍。放风筝、戏水、打雪仗……啊,真想永久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老人总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奋进的心来好好珍惜、感受这如花的大好时光吧。
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5
成年人在回顾童年之时,向来不是怀着轻 松的心情的。更何况,萧红童年生活的呼兰河 畔,善良的劳动人民如此的贫苦、无望、愚昧、 麻木,不禁令人痛心。
不难发现,那许多藏在 表面平实甚至欢快的故事下的寂寞凄婉。风 景寂寞:蜂蝶在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不 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人更 寂寞:受不住风霜雨) 的,被自然拉着默默离 开人世,“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 ) ,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这些伤痛在作者 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如一支寂 寞苍凉的调子,在未来的生命中久久回放 ……在无数灰白的日子里,祖父家的花园便是“我”生命中最亮丽的色彩。“蜻蜓是金的,蚂 蚱是绿的”,“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 绿,新鲜漂

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500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杏杏铺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