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总复习地理:第二部分第八单元第二讲考能检测强化闯关
一、选择题
读山区道路与房屋建设示意图,回答1~3题。
( )
、d 、c
、d 、d
( )
→b→c →c→d
→d→c →d→b
( )
①放虎归山,与狼共舞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④开荒开到山顶上,围湖围到湖中央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第1题,道路与房屋建设的规划施工原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图a道路与地形有机结合,图c房屋依山而建,山水和建筑合一。第2题,从原始的山间村落到毁林依山而建的别墅,再到绿化荒山,与山融合在一起,这一演变过程体现了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第3题,放虎归山,与狼共舞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答案:
读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过程关系简图,回答4~5题。
( )
A.①生产产出②经济过程③资源④环境
B.①经济过程②生产产出③环境④资源
C.①资源②经济过程③生产产出④环境
D.①生产产出②资源③环境④经济过程
解析:选A。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经过经济活动、生产活动,生产的产品为人类所利用,生产的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又回到自然环境中去。
,与环节⑤的涵义相吻合的是( )
解析:选D。环节⑤表示的是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也就是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
右图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读图完成6~7题。
,其外在的表现主要是
( )
解析:选A。现在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主要是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的资源短缺。
( )
解析:选C。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一方面是因为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另一方面是由于人口素质较低,导致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
中新社库尔勒10月22日电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副局长吾买尔江·吾初在库尔勒表示,2月以来开展的流域管理新体制效果已经初步显现。经过10年治理,塔里木河下游河道连续断流三十多年的状况已成为历史。据此回答8~9题。
,主要包括( )
①太阳能②水能③石油④天然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塔里木河下游水量较小,且河流落差小,因而水能资源不丰富。
( )
①该河为内流河,下游水量逐渐减少②流域内的人口不断增长③工农业用水大增,使下游的水量逐步减少④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塔里木河下游断流的原因主要与下游水量小、流域内用水量不断增加和流域内水资源缺乏合理配置有关。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10~11题。
,正确的是( )
“绿色产品”
解析:选B。该农业模式有效解决了农业副产品的充分利用问题。能提高生产率,增加农业收入,但并不是我国所有地区都适宜发展,是否为真正的“绿色产品”还要看病虫害防治中的农药等使用情况。
,最适宜推广图中循环经济模式的是( )
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需要具备玉米产量大、纬度不能太高等条件,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是河南省。
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已超过50%。不少专家认为,将淀粉质生物(如:粮食、薯类、作物秸秆等)加工成乙醇(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生物氢等,可用作生产和生活能源。据下图回答12
大班绘本阅读:对换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