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人际交往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江苏省天一中学邓庆民
一、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高中一年级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
课时:4课时
学生知识基础:会利用网络搜索信息;会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进行项目学习
二、教学课题
高中生人际交往研究性学习;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自编教材。
三、教材分析
进入高中,学生一方面对于社会更为关注,参与社会的意识逐步增强,另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对自我的体验、分析也在逐步走向深入,与自己亲身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成为其关注的中心。这其中,人际关系是其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刻,他们对于人际交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经验,现实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人际适应成为困扰其发展的较为突出的问题。
网络的发展,一方面我们缩短了交往的空间距离,拓展了我们的交往方式(交互性、超时空性),另一方面成为我们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工具和手段(大容量内容检索功能、信息互动功能)。利用网络开展人际交往方面的研究,在研究中达到学生“认知改变,方法学习,能力提升”的目的。
对于人际交往这一课题,学生感性认识较多,但却缺乏对人际交往问题的理性及系统的分析,教师指导在本设计中占很重要的位置,采用半开放设计,即在教师提出的框架下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合作研究。
在研究性学习总目标的统领下,在人际交往课题研究中侧重于体验和分析,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交往能力的提升。
知道获取帮助的渠道,了解人际交往的技巧,增强研究自身问题的意识;
体验获取知识,合作学习的乐趣,共享研究成果;
鉴别、分析网络资源信息,掌握自我研究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研究性学习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
师生活动
学习环境
(一)教师提出任务,学生发现问题,确立研究专题
、筛选、整理资料,并形成自己的判断
。
教师给出选题的范围并稍作引导,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学生根据任务要求,上网搜索资料,自主选择课题。
:电子网络教室;教师关于人际交往的资料;学生搜索网站的准备。
。
、需要,确定研究专题。
。
第一类研究项目:侧重交往知识
面对青春期的来临;如何与同伴沟通;如何与老师沟通;如何与父母沟通等。
第二类研究项目:侧重交往技巧
人际的黄金定律的分析与研究;人际交往的原则;如何倾听的研究;如何表达自己;交往技巧分析等。
第三类研究项目:侧重问题解决
主要是学生交往中遇到的真实性问题:自己或朋友当前面临的问题;由心理老师提供的或自己收集的个案分析等。
(4-6人一组),并进行小组分工。
,明确研究问题,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注意预见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
。
:群体中的小组及个别学习。
:制作学习网页,其中论坛、调查、信箱有在线交互功能;选题指导;分组协调;开题指导。
(二)针对问题,实施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学会资料检索、网上调查、访谈设计等)。
,组内沟通;组间互动。
、分析以及总结
高中生人际交往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