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口信号配时
交叉口信号配时
61
1
摘 要
道路交叉口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道路的相交处。车辆、行人汇集、转向和疏散的必经之地,为交通的咽喉。因此,正确设计道路交叉口,合理组织、管理交叉力与实测值进行比较。
可插车间隙理论虽然是用于计算无信号机的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而无信号交叉口遵循的是优先规则控制,即其通行顺序依次为:主要道路直行流向、主要道路左转流向、次要道路直行流向、次要道路左转流向。两相位交叉口车流运行特征跟交叉口优先规则控制有一些相似之处,因此可以根据可穿插间隙理论来分析其左转车道的通行能力。
根据可插入间隙理论,假设主要道路车流按泊松分布到达,可建立计算左转通行能力Q’max的公式如下:
式中:Q’max ---次要道路可通过的最大交通量
Q---主要道路交通量
交叉口信号配时
6
1
q--- Q/3600
tc---次要道路可以穿过主要道路车流的临界间隙(s)
h---次要道路车辆连续通过时的车头时距(s)
由计算可以得出:
表3 最大左转交通量和实际左转交通量的比较
第一相位
第二相位
第三相位
第四相位
最大左转交通量
110
120
0
125
实际左转交通量
99
105
0
100
可见每个相位都能满足其冲突左转交通量。故没必要增设一个专用左转相位。所以我们决定对西南路/五一路交叉口采用四相位配时方案是合理的。
交叉口信号配时
7
1
3 制定配时方案
到目前为止,定时信号的配时方法在国际上主要有英国的WEBSTER法,澳大利亚ARRB法及美国HCM法等。我国有停车线法和冲突点法等方法。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定时信号的配时方法也在进一步的改进。本设计采用的方法以英国的WEBSTER法为主。其信号配时设计流程图和信号相位基本方案如下:
①首先计算每车道的饱和流量S,使用下式进行计算:
S=3600/h
h—— 饱和车头时距
交叉口信号配时
8
1
②然后计算流量比。公式如下。
yi=qi/si
③计算流量比的总和,公式如下式:
y=Σmax[yj,yj……]= Σmax[(qd/sd)j, (qd/sd)j……]
④启动损失时间
L=Σ(l+I-A)
⑤信号周期时长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C=(+5)/(1-y)
C0—周期时长,Y—流量比总和,L—信号总损失时间,
⑥各个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和显示绿灯时间,计算式所示:
gej=Ge*max[yi,yi……]/Y
Ge—总有效绿灯时间,就是C0减去L。
计算各个相位的显示绿灯时间,公式如下所示:
gj = gei - aj + lj
表4 各车道交通流量
道路出口
车道1
车道2
车道3
车道4
车道5
车道6
车道7
车道8
北进口
213
90
131
90
79
103
70
33
南进口
300
117
126
109
88
110
46
31
西进口
179
88
81
76
44
55
51
19
东进口
160
89
84
27
91
56
45
17
道路出口
车道10
车道11
车道12
车道13
车道14
车道15
车道16
车道17
北进口
71
79
120
144
69
333
34
33
南进口
65
67
112
153
68
237
34
30
交叉口信号配时
9
1
周期为203
第一相位绿灯时间63s
第二相位绿灯时间71s
第三相位绿灯时间45s
第四相位绿灯时间12s
图4 输入的数据和输出结果
交叉口信号配时
10
1
交叉口信号配时
11
交叉口信号配时(0000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