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卷第 6 期清( 华( 大( 学( 教( 育( 研( 究( Vol
31,No. 6
2 0 1 0 年 1 2 月 TSINGH UA JOU RNAL OF EDU CAT ION Dec. 20 1 0
建国以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审视
毛亚庆1 ( 蔡宗模2
( 1.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5; 2. 重庆文理学院, 重庆( 402160)
摘( 要: 建国以来, 适应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型,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经历了从政治控制模式到准市场经
济模式的演变过程, 专业技术职务内涵也经历了相应的衍变并不断丰富, 高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
仍然存在政府干预过多、社会化评审机制不健全等与宏观政策趋势不相适应的制度障碍, 不利于高校教师的专
业发展。按照专业技术发展逻辑, 高校职称制度改革的深化应在理顺政府、社会和用人单位之间关系的基础
上, 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模式的制度潜力, 以进一步解放高校教师的生产力, 促进人才成长。
关键词: 职称制度; 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5(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001- 4519( 2010) 06- 0027- 08
本文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理论视角, 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考
察, 特别是对高等学校教师职称政策的分析, 在历时的纵向过程中审视我国职称制度演变的内在逻辑及
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以期获得进一步改善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环境的经验与启示。
一、概念内涵与分析框架
( 一) 主要概念
1.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下位概念。教师专业发展内涵丰富, 不断演变, 也制定了
明确的基准
。多数研究将教师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个体或群体专业不断提升的历程, 是教师不断接受
新知识, 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 如果从历时的角度考察,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经历了从知识技能的掌
握、态度情意的转变到人( 教师) 自身的主体性和价值得以提升的演进过程∃, 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流变和
革新的过程& 。它包含着两层意涵% % % 教师专业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个关注职前, 一个关注职
收稿日期: 2010- 09- 03
作者简介: 毛亚庆, 四川南充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院长, 教授, 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蔡宗模,
重庆璧山人, 重庆文理学院讲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博士生, 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1989 年全美教师专业基准委员会制定的
教师专业化基准大纲共分 5 个一级指标、19 个二级指标界定教师专业化
基准, 而这不过是决策和操作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其内涵比这要更丰富。
!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M]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50; Day, C. , D ev elop ing T eachers:
the Chal lenges of L if e long L earning ( London: Falmer, 1999) , 4; 朱新卓.∀教师专业发展# 观批判[ J] .
高校教师职称论文民办高校 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