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智慧型的“懒”老师
韩艳花 现在大多数教师总是感叹教学任务重,教学工作累,面对新课改,备课唯恐不全面,上课担心学生听不会,对作业精批细改,教师倾其所能,教得筋疲力尽,到头来却是出力不讨好;学生埋怨学得累,对学习也没兴趣。
做智慧型的“懒”老师
韩艳花 现在大多数教师总是感叹教学任务重,教学工作累,面对新课改,备课唯恐不全面,上课担心学生听不会,对作业精批细改,教师倾其所能,教得筋疲力尽,到头来却是出力不讨好;学生埋怨学得累,对学习也没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教师该放手时就得放手,不要总诲人不倦,要懂得适当地“懒”一些,适时“无为而治”,大方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做个智慧型的“懒”老师,说不定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成长机会。
那么,我们教师该怎样科学的智慧的“懒”呢?
一、自觉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完成角色转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正在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好多年,其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到底真正贯彻了多少,相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发言权,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依然牢牢占据主要地位,恨不得把知识一下子都教给学生。诚然,教育需要教师,但教是为了不教,如果学生小学阶段的成绩是教师“喂”出来的,那么到了初中他就很难适应,成绩也很难提高。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学”的能力,这个“学”的能力是一个人初中、高中、大学乃至融入社会后必备的能力,是人终生受用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相信,我们教师的教育理念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自然也会改变。
二、叩开学生的心扉,给学生一片蓝天放飞自己
有一种爱叫放手。我们需要以学生为主的课堂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相信学生有独立学习的潜在能力。课堂上,教师要钻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寻找、激活学生好学上进的积极因素,创造种种环境条件,刺激学生产生求知的兴趣和探索的愿望。我认为,课堂上教师尽量少讲,把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发言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获取知识。只要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必再浪费时间讲解,学生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再适时点拨和引导。教师讲得少了,学生却能学得更好了、学得更轻松了、学得更有趣了。“懒”老师从评价的角度引导,巧用激励,也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为他的精彩发言给予掌声!”“老师没有想到的他都想到了,真了不起!我想,接下来会有更多的精彩!”评价性的激励,能给学生更多的鼓励,能燃起学生更多的自信,学生学习的劲头会越来越足,学习的欲望会越来越强,学习的效率会越来越高。
如小学一年级教“八”的笔顺时,一般都是教师板书示范,并指出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律,然后学生按笔顺规则去写。但我们把重点转移到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去认识和发现规律上来。开始先问学生:“同学们是用哪只手拿笔写字的?”学生们都举起右手回答说:“用右手拿笔。”教师接着说:“写字要注意笔顺。笔顺就是写字时笔画要按一定的先后顺序写,这样才能顺当。你们自己试试看,‘八’字怎样写才顺当?”
做智慧型的“懒”老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