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际贸易基本模型.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8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内容提要
本章介绍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代表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又被称为H-O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Heckscher)和俄林(Ohlin)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Leontief)对要素禀赋的理论提出了质疑,被后人称为“里昂惕夫之谜”,并引发了人们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长期争论。本章主要介绍要素禀赋理论的相关内容、“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本章主要内容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概念
要素禀赋理论(H-O定理)
要素禀赋理论的推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H-O-S定理)
商品价格变化与收入分配(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要素禀赋变化与国际贸易(雷布津斯基定理)
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里昂剔夫之谜)
要素禀赋理论与古典贸易理论的差别:
,要素禀赋理论从差异的角度进行;
,要素禀赋理论包括两种生产要素;
,而要素禀赋理论中要素禀赋的差异很容易解释。
劳动生产率
要素禀赋
资本和劳动
劳动
要素禀赋
要素丰裕度
要素密集度
在建立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之前,先引入几个重要概念:
一、基本概念
(factor endowments)
是指一国所拥有的并能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这些经济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如土地、矿产、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和信息等。
在新古典经济中,对生产有重要影响的经济资源为土地、劳动和资本。

是指一国拥有经济资源相对丰富程度,即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这是一个相对概念,与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关。
若A国拥有的资本数量为K,劳动数量为L,则其相对要素禀赋为K/L。
以下为了简便起见,省略“相对”一词。
图中,EA、EB分别表示A、B两国的要素总量组合。
ρA>ρB ,故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则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在要素禀赋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为资本(相对)丰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之,则称为劳动丰富资本稀缺国家。
要素丰裕度的测度方法:


可表示为:r/w 或 w/r
两种定义方法的差异
用实物单位定义只考虑了供给这一方面的因素,而用相对要素价格来定义则同时考虑了供求两方面的因素。
如果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这两种定义方法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这是因为若B国的K/L大于A国,则在相同的需求条件下,B国的w/r就会较。这样,在两种定义下B国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

国际贸易基本模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yj15108451
  • 文件大小1.16 MB
  • 时间2017-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