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临床护士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范.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临床护士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范.doc临床护士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范
【摘要】医护人员的锐器损伤在临床十分常见,其中尤以护士更明显。为提高对锐器伤的防范意识,对护士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暴露途径及损伤物作了简要叙述,对临床护士锐器损伤的防范作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护士;锐器伤;预防
临床护士是血原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的最高危职业群体[1]。医院内污染危险最高的是护士占52%,最危险的体液是血液及血液制品占66%,而身体中手是最易受污染的部位占21%[2]。临床护士直接接触被污染的器械、敷料、血液及体液等,锐器损伤是一突出问题,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率国外为52%~%,%~%[3]。%[4]。护士锐器损伤明显高于医生,这与护士操作较多有密切关系[5]。锐器伤后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远远大于其他途径,达80%[3,6]。临床工作者是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发病率较非临床高5~12倍[7]。%~%及4%~10%,有些疾病一次锐器损伤就可以传播[8]。台湾曾对8 645名医务工作者调查问卷显示,/人,%的针头已被患者的血液污染,,并且还有相当高的漏报率[3]。所以应对锐器损伤的预防引起高度的重视。2003年英国报告针头刺伤率占医务人员总意外事件的17%,%护士有过锐器伤害经历。同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专门召开了国际性的防止锐器损伤和独特功能的医疗器具的研讨会,并成立了安全针头的网络[9]。美国在1988年就有了减少注射针刺伤的计划,1989-1990年制定了预防注射针刺伤指南,1990-1992年成立了注射针刺伤小组委员会,以保证在护理人员中减少注射针刺伤的例数[10]。我国于2001年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文件汇编》指出建立预防锐器伤害管理组织是实施锐器伤害管理的根本保证[11]。但在具体落实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1 临床护士锐器损伤的主要原因
医院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对临床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缺乏系统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岗前培训缺乏有关锐器损伤的内容。
防范意识薄弱
虽然大多数护士能正确认识被HIV,HBV,HCV污染锐器损伤的后果,但仍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感染的可能性不大。
缺乏防范锐器损伤的规范程序
多数护士都是在工作中被污染锐器刺伤后才意识到污染锐器损伤的防范,因此遵循规范程序很必要。
其他
工作环境混乱,工作不熟练,工作紧张、繁忙,身体状况差,性格急躁。锐器用后处理不当等。胡春玲等[12]对42名实习护士职业防护问卷调查显示实习期间锐器损伤达100%。而经过系统培训后33%单位锐器伤明显减少[13]。所以加强锐器伤的宣传教育,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岗前培训等可大大减少锐器损伤的发生。
2 暴露途径及损伤物锐器伤
主要包括针刺、刀割伤、安瓿及其他锐器等所致的皮肤和黏膜破损[14]。以针刺最多,超过40%,有报道因职业引起的感染中针刺伤可达80%[6]。针刺伤中空心类针头为主,集中于皮下注射针头、头皮针、

临床护士锐器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17-07-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