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基本手法
整理课件
第一节 摆动类手法
整理课件
目的要求
、扌衮法、揉法、缠法、一指禅偏锋推法、跪推法的概念,操作要领及临床应用。
、技能训练步骤。
“吸定”治疗部位,不得在皮肤表面拖擦或滑移,此既所谓的“端平吸定”。
6、不能跳动。
整理课件
(三)、摆动时动作变换要自然、流畅、平稳,不能跳动。
整理课件
【技能训练】
基础功法:耐力、指力
米袋练习
定点——走线
人体操作练习
定点——走线
颈项、胸腹部、颜面
整理课件
【临床应用】
1 、着力点小,深透力强, 可任意调节 ,“推经络、走穴道”,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可治疗多种疾患
2 、具有平衡阴阳、调节营卫、疏通经络,舒筋活血,泻热散寒、消积导滞等
3 、罗纹推适用于腹部以治疗消化系统和妇科疾病;中峰推擅治头痛、眩晕、失眠、痹症等内科疾病
整理课件
二、缠法、一指禅偏峰推法、跪推法
1 、缠法、(一指禅频率达到
220次/分以上)
2 、一指禅偏峰推法(拇指末节
桡侧缘着力)
3 、一指禅屈指推法(拇指指间
关节背面或桡侧着力)(跪推法)
由一指禅推法演化而来
整理课件
扌衮法
【起源与释名】
扌衮法是扌衮法推拿流派的代表手法,为丁季峰先生在继承家传一指禅推拿的基础上,于20世纪40年代所创。又称“丁氏滚法”。
整理课件
【定义】
以第五掌指关节背面为主吸定,用手背近尺侧部分在受术部位做往返滚动的手法称为扌衮法。
整理课件
【术式】
术者五指自然放松,以第五掌指关背侧或小鱼际尺侧缘吸定于受术部位,沉肩,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的屈伸和前臂的旋转运动,使手背近尺侧部在受术部位上做持续不断的往返滚动。
整理课件
【动作要领】 手法频率120~160次∕分。
1、预备姿势
①站立位
② 沉肩、垂肘、立臂、竖掌
③拇指自然伸直,其余四指自然屈曲。
④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附于体表。
整理课件
2、动作姿势
屈腕可达60—80度
伸腕可达30—40度
捺劲大回劲小
周而复始、连绵不断
整理课件
【操作要领】
(1) 手背着力面始终紧贴治疗面,不能拖擦和滑移。(滚动摩擦)
(2) 力度与节律要均匀,不得刻意顶压
(3) 术手不得离开治疗面,以免上下敲击
(4)肘高于腕关节,手形自然,无主动捏拢和伸展
(5)腕关节屈伸交替自然,不要跳动
整理课件
【临床应用】
刺激面积大、作用力强、深透作用明显
面部、前颈、胸腹部不用
压力大而柔和,尤适用于肩背、腰臀、四肢肌肉较丰厚之处
具有舒筋通络、祛风散寒、温经祛湿、活血化瘀、解痉止痛,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等功效
伤、内、妇科疾病,尤以运动及神经系统见长
整理课件
附一、滚法
又称指骨间关节滚法:拇指末节握于拳内,用示中无名指和小指近端指骨间关节背面吸顶于受术部位,腕关节放松,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在受术部位上做持续不断的往返滚动,使所产生的功力轻重交替、连续不断的作用于受术部位。频率120-160次/分.
是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传统手法
整理课件
四、揉法
【定义】 以指、掌等部位垂直着力于人体体表,并带动皮下组织做环旋运动的手法。
各流派通用此法。
“揉以和之”
整理课件
① 大鱼际揉
② 指揉:拇指揉
中指揉(食指、三指揉)
二指揉
③ 掌揉:掌根揉(全掌揉)
叠掌揉
④ 前臂揉
⑤ 肘揉法
整理课件
指、掌、掌根、大鱼际、“拳”、膊、肘尖带动受术皮肤一起做回旋动作,在皮下组织间产生内摩擦.
整理课件
要求及注意事项
压力适中
注意频率
不要在体表形成摩擦
整理课件
应 用
刺激缓和,老幼皆宜、柔和深透,深层温热,适用全身各部
具有宽胸理气,健脾和胃,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
整理课件
掌根、 膊揉:腰背、臀部、四肢肌肉丰厚处
指揉:穴位及点状部位
肘揉:深层组织
主治 : 理气、脾胃、瘀、肿痛、风寒、安神
整理课件
(一)、鱼际揉法
【定义】用鱼际着力,吸定于受术部位,以前臂有节律的摆动带动鱼际做揉动的手法。
【术式】术者沉肩、垂肘、,腕关节放松,呈微屈
《摆动类手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