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1 —
大棚蔬菜种植培训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6 —
一、大棚构建 (一)棚架类型和布局。塑料大棚的类、无纺布、泡沫塑料等多层笼罩等措施。也可采用加温措施提高温度,如用电热线提高土温,有条件地区可以利用工厂余热、地热水或煤炉等提高棚内温度。大棚内置放水袋(弥漫水的塑料袋),利用水比热大的特点,白**袋大量吸收太阳光能,并转化成热能贮藏起来,夜间逐步释放出来,可提高棚温。 3、空气湿度的调控 (1)大棚空气湿度的变化规律:塑料膜封闭性强,棚内空气与外界空气交换受到阻碍,土壤蒸发和叶面蒸腾的水气难以发散。因此,棚内湿度大。白天,大棚通风处境下,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阴雨天或灌水后可达90%以上。棚内空气相对湿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夜间常为100%。棚内湿空气遇冷后凝聚成水膜或水滴附着于薄膜内外观或植株上。 (2)空气湿度的调控:大棚内空气湿度过大,不仅直接影响蔬菜的光合作用和对矿质养分的吸收,而且还有利于病菌孢子的发芽和侵染。因此,要举行通风换气,促进棚内高湿空气与外界低湿空气相交换,可以有效地降低棚内的相对湿度。棚内地热线加温,也可降低相对湿度。采用滴灌技术,并结合地膜复盖栽培,裁减土壤水分蒸发,可以大幅度降低空气湿度(20%左右)。 4、棚内空气成分:由于薄膜笼罩,棚内空气滚动和交换受到限制,在蔬菜植株高大、枝叶繁茂的处境下,棚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很强烈。早上日出之前由于作物呼吸和土壤释放,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比棚外浓度高2—3倍,(330PPM左右);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3 —
8—9时以后,随着叶片光合作用的巩固,可降至100PPM以下。因此,日出后就要酌情举行通风换气,实时补充棚内二氧化碳。另外,可举行人工二氧化碳施肥,浓度为800—1000PPM,在日出后至通风换气前使用。人工施用二氧化碳,在冬春季光照弱、温度低的处境下,增产效果特别显著。 在低温季节,大棚经常密闭保温,很轻易积累有毒气体,如氨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乙烯等造成危害。当大棚内氨气达5PPM时,植株叶片先端会产生水浸状斑点,继而变黑枯死;
—3PPM时,叶片发生不规矩的绿白色斑点,严重时除叶脉外,全叶都被漂白。氨气和二氧化氮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氮肥使用不当所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产生,主要是用煤火加温,燃烧不完全,或煤的质量差造成的。由于薄膜老化(塑料管)可释放出乙烯,引起植株早衰,所以过量使用乙烯产品也是理由之一。 为了防止棚内有害气体的积累,不能使用崭新厩肥作基肥,也不能用尚未腐熟的粪肥作追肥;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5 —
严禁使用碳酸铵作追肥,用尿素或硫酸铵作追肥时要掺水浇施或穴施后实时覆土;
肥料用量要适当不能施用过量;
低温季节也要适当通风,以便摈弃有害气体。另外,用煤质量要好,要充分燃烧。有条件的要用热风或热水管加温,把燃后的废气排出棚外。
5、土壤湿度和盐分: 大棚土壤湿度分布不
大棚蔬菜种植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