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友送别类诗歌鉴赏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江淹
第1页,共32页。
送别诗的诗题特点:
送别诗诗题往往是“送××(多写其名共沾巾!
第13页,共32页。
4、表明自己的心志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第14页,共32页。
5、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
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
流尽年光是此声。
——“古今情”是契阔离别之情、壮志未酬之情、人世沧桑之情、天下兴亡之情的复杂交织 。
第15页,共32页。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宋 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 回头双鬓已星星。 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 只愁飞诏下青冥。 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第16页,共32页。
小结:古代送别诗一般表达对友人的留恋、关怀,或对友人的宽慰,对友人的劝勉,表达自己的志节,依依不舍,分别后自己的孤寂、惆怅、落寞。
第17页,共32页。
五、送别诗中常用的艺术手法
古代送别诗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可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
常见的抒情手法包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寓情等
常见的描写手法有:虚实结合等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等
第18页,共32页。
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
1:直抒胸臆
衢洲别李秀才
方干
千山红树万山红,
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离别两行泪,
不知何地再逢君?
第19页,共32页。
送别诗的艺术手法
2:借景抒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第20页,共32页。
送别诗的艺术手法
3:虚实结合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第21页,共32页。
送别诗的艺术手法
4:比喻
送 友 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第22页,共32页。
离愁。
“一别心知两地秋”一句语带双关,含一个愁字。后两句写别后的思念,“日晚”、“寒鸦飞尽水悠悠” 所组成的环境给人凄凉孤独之感,从而渲染了作者的浓浓离愁和悠悠情思。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第23页,共32页。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问: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
1、景物:“猿啼” 、“暮江”、 “孤舟” 。
情: “客散”、 “伤心” 、“逐臣更远”。
2、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心;“青山万里一孤舟”,以青山万里反衬孤舟。
第24页,共32页。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第25页,共32页。
离愁。
首先,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杨柳”、“杨花”、“风笛”、“离亭” 。末句直接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第26页,共32页。
问题
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
送别诗常用艺术手法
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以乐景写哀情,衬托,渲染,白描、
比喻、拟人、夸张
第27页,共32页。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衬;哀景衬壮情。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友人真诚情谊。
第28页,共32页。
送魏二 王昌龄 (10江苏)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赠友送别类诗歌鉴赏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