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师说 2011.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3、读第一段,按要求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1)表明教师职能的句子:
(2)表明从师必要性的句子:
(3)表明择师原则的句子:
4、本文的一大亮点是大量使用对比进行论证, 试完成教学案【师生互动】表格1)
预习《师说》
1、完成教学案【课前预习】第1-5题
2、本文的写作缘由是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说明。
5、翻译下列句子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唐宋八大家
请看三个关键词:
古文运动
韩潮苏海
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韩愈等人举起“复古”的旗帜,提倡学古文,习古道,提出“文以载道”、“惟陈言之务去”、“物不平则鸣”。
“韩潮苏海”之说是指韩愈、苏轼的文章气势雄放,奔腾如海潮般卷来。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倡导古文运动。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语言简练,风格雄健奔放,在中国文学史上,历来有“韩潮苏海”之说——“韩潮”是指韩愈的文章气势雄放,奔腾如大潮卷来。
韩愈
师说
韩愈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解题
《马说》、《爱莲说》、《捕蛇者说》等都属于“说”这种文体。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
“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说”这种文体。
解题
句读( ) 近谀( ) 六艺经传( )或不焉( )
郯子( ) 苌弘( )
老聃( ) 蟠( ) 作师说以贻( )之
dòu
fǒu
读准下列句中的重点字
zhuàn
dān
pán
cháng


tán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 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本文为谁而作?
表被动,被
介词,向,跟
1、翻译本段文字
表目的,来
2、韩愈赠送文章的理由有哪些?
不拘于时
能行古道
赠送
写作背景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 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
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 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 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 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 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师说 20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1188831
  • 文件大小590 KB
  • 时间2017-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