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假设诗两首》导学案
学习目的
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 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3. 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才能.
4.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自主预习
1.《郭沫假设诗两首》导学案
学习目的
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 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3. 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才能.
4.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自主预习
1.查找资料,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有关传说
①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②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
2.注音。
缥缈 ( )( ) 覆盖( )( )
模糊 ( )( ) 鲛( )
3.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1)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似/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似/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可以/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2)
认真朗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课文、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考虑以下问题。
⑴ 朗读《天上的街市》,考虑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⑵ 朗读《静夜》,考虑诗人详细写了什么?那些是写实,哪些是想像?
4.在文中画出你感到难以理解的句子,认真品读,准备课上和同学老师交流.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预习1、2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并考虑以下问题:
a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
b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像的内容及想像过程.
三、探究理解诗歌感情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老师出示问题组,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 (精品文档请下载)
1.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2.诗人为什么要进展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精品文档请下载)
3.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四、理解这首诗的写法及风格,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手法
1.讨论: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为什么?
2. 学生讨论: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哪里?
郭沫若诗两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