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吉林省志—中医药志》
资料搜集大纲及有关内容说明
概述
志书是官书,是按照一定体例反映一定时期行政单位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现象和自然资源综合著述。志书所记述的全部内容,都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考证。同时,还要为社会各主要参考卫生志和统计资料,以及中医药的历史资
料)
二、总述
总述是全书的精华,发挥高瞻远瞩的思维,结合高效的写作技巧,综合本书的精华,对行业的总情况、总趋势、总问题,以及在本地区乃至全国的地位、特点、发展规律、优劣之势、影响人物、重大事件、主要物产、经济发展、特种工艺、新生事物、科研教育、科学普及、优良风尚等,综合叙述。
4
三、分条目:共七编28章52节
第一编:行政管理
第一章:行政区划、机构
第一节:概况
从1949年按时间先后到2008年的行政区划概况,精确到乡,即行政管理范围。
第二节:行政机构
从省、市到县均详细记载,没有区划变更的,相同的跨年简略,竖列表示,用表格式记述。
第三节:行政职能
省、市、州、县的行政职能。因为,有的地方行政职能部门,一职多能兼顾其它部门工作,所以也应记述。
第四节:组织建设
考察、交流、人才、学习、培训等
第五节:管理人员简述
凡涉及的管理人员均要记载,因事系人的叙述。
第二章:医药制度
第一节:会议、决定和部署重大会议精神决定落实和部署的结果,以取得的结果、针对事物的发生结果述写。决定、部署、宣传、会议等。
第二节:政策研究
发展战略、体制改革、制度改革、规范建设、地方法规、协作联合体、农村问题等。
5
第三节:标准建设医疗、医药、防病治病、保健与保健品、中药食品、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地方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
第四节:审批监管
医疗机构、医药、广告、认证、保健、康复、护理、政策执行、职称、资质等的审批、检验、监管和服务;
第五节:民族医药管理
民营医院、个体诊所、股份制医院、民营药企等。
第六节:档案管理
第七节:合作医疗
第八节:事业管理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一节:信访
案件受理、解决数量质量、信访接待等。
第二节:监督监查、巡视
第三节:依法行政
第四节:药品市场
第五节:医疗机构
第六节:药品生产
第七节:毒、限制性药品管理
第八节:医疗广告
第九节:认证管理
第十节:医疗保险
第十一节:奖励处罚
6
(发明、课题、违规违规、医疗事故等)
第二编:中医医疗
第一章:医疗机构
第一节:中医院:按照年限发展的顺延,逐年地查阅整理资料。基本以名称(包括原名)、地址(包括原名)、建院时间、性质、规模、设备、业务、科室、医术、病房床位、人员(有职称,加职称)、主要服务对象、诊治人数、独立科研成果、项目合作、图片、企业简介。按照时间顺延,医院由于撤销、合并、扩建等因素,应全面搜集纪录。在时间上以建国为起始时间。(只要名称有中医院为此范围)
第二节:中西结合医院:同上述。
第三节:综合医院的中医专科:是指各种性质医院的内设中医专科,只要使用中医名称有中医诊治的。基本同(中医院)。
第四节:中医康复:独立的或者在其它医院设立的科室,运用中医医术和药剂的。基本同(中医院)。
第五节:中医保健:同上。
第六节:中医诊所:中医诊所是指具有从业资格的和非从业资格的,分布在广大城乡的,从事中医诊治、售药的人员。主要以名称、地址、规模、性质、业务、人员、医术、方剂、专长(祖传)、设备、图片等。按照年限顺延搜集整理。
第二章:中医
现状、人数、人物、医术、专长等:这个章节基本在第一章的资料搜集整理中,一并完成的。但是,要以表格的形式汇总出来,文字补充叙述。
第三章:中医科室这个章节基本在第一章的资料搜集整理中,一并完成的。要以各科室的业务范围组成人员(有职称的加职称)、医术专长、设备、图片等,是对中医院概况的另一方面的详细记述。要求全面、不遗漏一点、数字准确、真实。
7
第一节:妇科
第二节:儿科
第三节:骨络科
第四节:呼吸、消化系统
第五节:神经科
第四章:诊治与护理这个章节同样在第一章节中资料搜集整理中,一并完成的。是对各科室诊治过程中的一个最终诊治所取得的成果进程。各种病及诊治效果的综合资料。要求全面详实、数字准确。
第一节:临床
第二节:治疗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
第四节:护理
第五节:器械等
第五章:预防保健
这个章节结合卫生与防疫与科研院所各部门,以及专家学者,综合搜集资料,在
第一章资料搜集整理中,对涉及预防保健的一并搜集整理。按照以下节目,叙述纪录。第一节:中医与预防
传染病、地方病、治疗等。
第二节:中医与保健
成果、理论、康复等
第六章:人物与医疗机构传记
《吉林省志—中医药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