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对蓝莓生长的影响及改善措施.doc土壤环境对蓝莓生长的影响及改善措施
土壤环境对蓝莓生长的影响及改善措施
蓝莓属于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属(inium spp.),是一种经济性状优良的多年生灌木型果树。蓝莓果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近年来其栽培生产在中国发展迅速。与其他果树相比,蓝莓对土壤条件有着特殊的要求,适于生长在湿润、有机质含量高、排灌良好的酸性土壤中。土壤条件不适宜是目前限制我国蓝莓栽培生产的主要因素。本文就主要土壤环境因子对蓝莓生长发育的影响和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蓝莓生产中的土壤环境调控提供参考。
1蓝莓根系特点及对土壤环境的要求
蓝莓根系不发达,主要由直径3 mm以下的纤维状细根组成,主根不明显,而且没有根毛着生。同时,蓝莓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较浅,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内,20 cm以下根量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1]。这些因素决定了蓝莓根系吸收功能弱、耐旱抗涝能力差,需要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环境。蓝莓的根系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对土壤中的Fe等矿质元素实现有效的吸收利用,因此,适宜蓝莓生长的最佳土壤酸碱度范围为pH ~[2,3]。此外,蓝莓根系常有菌根真菌寄生[3,4],野生蓝莓的根系几乎全部生有菌根,而栽培果园中相对较少。这些菌根真菌的菌丝在土壤中形成网络结构,扩大了植株根系可以利用的土壤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蓝莓根系功能的缺陷[5]。
2主要土壤环境因子对蓝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干物质积累,阻碍植株的生长[6]。土壤pH过高常引起植株失绿,而pH过低则会发生叶缘焦枯等毒害症状[7]。土壤酸碱度对果实中花色素苷积累也会产生影响,~,而土壤过酸(pH<)或过碱(pH>)对花色素苷的积累都有抑制作用[8]。在实际栽培生产中,以土壤pH过高的现象较为常见,而pH过低的情况出现较少。
、Cu、NH+4等在土壤中的有效性也随pH的升高而降低[6],土壤pH过高同样会引起这些元素的缺乏。Haynes等[6]发现土壤pH较高时,叶片中Fe、Mn、Al含量均减少。同时,蓝莓还是一种嫌钙植物,对钙过量敏感,土壤pH升高时钙的溶解度也增大,植株吸收过量的钙,引起钙毒害[2]。Haynes和San等[18]认为兔眼蓝莓叶片气孔周围有角质层可能是其抗旱性较强的原因之一。
淹水最直接的作用是降低土壤透气性,使植物根际氧浓度迅速降低,产生低氧或无氧环境。这种低氧环境是淹水对植物产生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低氧环境抑制根系有氧呼吸,使能量代谢从有氧模式向无氧模式转变,进一步导致细胞内ATP供应不足、乳酸积累、细胞质酸化,引起细胞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使根系功能受到严重破坏。淹水对根系的伤害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包括矿质吸收、光合作用等,并最终影响到枝叶生长和果实发育。淹水
后,蓝莓枝条和根系生长量降低、叶面积降低、叶片数量减少[19],碳同化速率降低[20~22]。Abbott等[23]还发现蓝莓植株在遭受淹水危害后花芽发育延迟、果实发育受阻,果实大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减小。此外,淹水也增加蓝莓疫
土壤环境对蓝莓生长的影响及改善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