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ppt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舌战群臣
南门立木
商鞅
(约前390年—前338年)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卫氏,全名为卫鞅。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其在秦执政二十余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第二单元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的历史机遇
第1课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商鞅
阅读课文第一个标题的内容回答: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有哪些?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具体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
自主探究
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
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
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5----前221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
(1)农业生产的发展:铁农具、牛耕、兴修水利
(2)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3)商业日趋活跃:
(4)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力量崛起。
:要求建立和强化地主阶级的统治
(1)世卿世禄——选贤任能,奖励军功
(2)封邑制——俸禄制
(3)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中央集权制
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政治: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坏,王室衰微;阶级关系变化;新兴地主要求改革。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司马迁
:
(1)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
(2)变法动力:
富国强兵
:
(1)民间办学兴盛,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
(2)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法家学说成为诸侯国变法的思想武器.
管仲
齐桓公姜小白
春秋时期:
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
即是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
(实质上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前594年,鲁国改革:“初税亩”:
含义:“履亩而税”,即是按亩收税;
(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二、风起云涌改革和变法
魏文侯魏斯
李悝
战国时期:
前445年前后,李悝在魏国变法:
内容:
发展农业:“尽地力之教”;
保障百姓生活:“平籴法”;
加强法制和强化国家职能:制定《法经》
作用:
魏国率先强盛起来。
楚悼王芈疑
吴起
前382年,吴起在楚国变法:
内容:
①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收回三代以后的爵禄;
②强令旧贵族迁居,变相没收其土地;
③裁撤冗员,削减俸禄,奖励军功;
④严格吏治
作用:
楚国在一段时间对外兼并战争连连获胜,成为强国。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8jmni97
  • 文件大小1.06 MB
  • 时间2017-07-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