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养生保健漫谈.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医养生保健漫谈
汇报人:
什么是养生
“养生” (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受到《周易》、道家、儒家、杂家流派的影响。
养生,即保养生命。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至(阴消阳长)
夏至—冬至(阳消阴长)
四季养生
四季养生是指顺应四时的气候变化进行养生调摄,借以提高人体对不同气候环境的适应能力,以期求得健康,最终益寿延年。
“天地万物”都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动和变化的规律。健康长寿应遵循这个规律“应天顺时”、“天人和谐”。
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一年四季养的是不同的气。
春季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
阳气初升,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升发。
春季养生:
维护阳气,养阳为主,养阴为次。
1. 捂衣养护阳气
生活起居:春季为风气当令,人体皮肤腠理变疏松,阳气易外泄,抗风寒能力减弱,起居要执行“春不忙减衣”的原则 “捂” :保养阳气。(“春捂秋冻”)
2. 戒郁息怒调神养肝
情志不畅,郁怒伤肝,使肝脏机能失常——肝病及精神病(“菜花癫”)。精神病发病率以3、4月份最高——季节对机体影响的一种反应。
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精神调摄应做到疏泄条达,心胸开阔,情绪乐观,戒郁息怒以养肝。
3. 运动锻炼增强体质
经过冬寒,人体代谢低下,阳气下降。入春以后要适应阳气升发的特点,加强运动锻炼。应当晚睡早起、舒展形体,根据自己年龄与体质状况选择户外活动的形式,如太极拳、慢跑、放风筝、春游踏青等。
实践证明:春季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抗病能力强、思想敏捷、不易疲劳、办事效率高。
4. 调节饮食以利健康
春季阳气升发,人体新陈代谢开始旺盛,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具体应清淡可口,多吃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和各种黄绿色蔬菜。如瘦肉、蛋类、豆制品、胡萝卜、菜花、大白菜、芹菜、菠菜、韭菜等,忌过于酸涩、油腻生冷,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之品,如参、茸、附子、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此外,还应注意不可过早贪吃冷饮等食品,以免伤胃损阳。
5. 重视保健预防时病
春天温暖多风,最适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传播。
预防:讲卫生,勤洗晒衣被,除虫害,开窗通风,提高防御能力,传染病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忌过食辛热助火之品。应特别注意从衣食住行各方面调摄预防。可在住宅内放置一些薄荷油,任其慢慢挥发,以净化空气(灭菌作用)。
多发病:流感、肺炎、支气管炎、流脑、猩红热、腮腺炎、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
夏季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夏天艳阳普照,雨水充沛,天地之气交合。夏天的暑热为阳邪,易伤人的阴气,阴气受伤,病势急速,病程短,多有壮热,面红目赤,口渴心烦,甚者狂躁、谵语、昏迷。
养生的关键:清凉。
1. 神要清 心要静
在夏季要应合自然界“生长”的规律,主动调节情志。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切忌火暴脾气,遇事一蹦三跳,因躁生热,要防止心火内生,“心静自然凉”。
2. 饮宜多 食宜淡
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
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
每日饮水以2000~3000毫升(八杯),避免偏嗜冷饮等寒凉过度。
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病。
适当补充维生素,多吃新鲜蔬菜瓜果。
3. 居室宜清凉 空气宜流通
注意遮阳,拉好窗帘。
通风换气,在早晚把门窗打开。
创造一个阴凉的环境,使人心静神安。
4. 游乐宜清幽 出门防暴晒
忌远途跋涉,应就近寻幽。
园林、江边湖畔散步锻炼 。
外出旅游,消夏避暑,调摄情志。
野外或室外工作者要戴上帽子,避免暴晒。
5. 睡眠要充足 午睡应保证
代谢快消耗大,睡眠显得十分重要。
早睡早起,不厌日光;
保证午睡,自然安康。
每天包括午睡在内要争取睡足8小时。
6. 防暑勿贪凉 预防冷感冒
老年体弱者,阳气不足,勿长时间对着电扇吹或久居空调室内,避免受凉感冒等病症。
7. 预防中毒 确保安康
盛夏细菌繁殖迅速,70%的食物中毒发生在夏季。老人小孩胃肠功能薄弱,抵抗力差,发病后极易发生脱水而危及生命,故应做好预防工作。
秋季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秋天是阳消阴长之际,阳气下降,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人身顺应自然界敛藏之性,毛窍渐闭,收藏阴津。
秋季养生,一要养收,二要养肺。
养收——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
养肺——指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秋季空气干燥且寒凉,极易伤肺,故养肺自然成了秋天养生的一个原则。
1. 重在防燥护阴

中医养生保健漫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电离辐射
  • 文件大小2.87 MB
  • 时间2022-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