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区银河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2013年)
课题
小班语言《水果屋》
设计者
徐秋
执教者
袁小丽
日期
20151116
修改者
第 2 稿
日期
教材分析
与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次活动着重从幼儿的生活入手,水果是幼儿常见的,也是比较熟悉的。通过“水果屋”的故事情景,把最常见的水果以《水果屋》中的形式呈现在孩子面前时,孩子们是比较好奇的,他们会发现水果不但可以吃,而且还可以装饰屋子,引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也愿意欣赏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及情节,利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效果,给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爱听、爱看、爱学。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活动,从中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增强语言活动的趣味性,最后还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
学情分析:水果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和看到的一种食物,无论是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他们都已经有过比较直观的经验和体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使得他们喜欢音乐,图片,水果模型等形象直观的学习方式,以刺激他们的多种感官,同时,也喜欢在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中活动。
活动目标
1. 感受童话故事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体会丰收给故事主人翁带来的喜悦和烦恼。
2. 理解字词:摘、拉、推、塞、满满的、走来走去、又香又甜,愿意说一说,做一做。
3. 养成安静倾听和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
重点
和难点
重点: ,体会主人翁的喜悦与烦恼。
。
难点:
活动准备
《水果屋》配套的PPT
活动过程
基本流程
激趣导入——欣赏故事——理解故事,感受文学作品的优美与趣味——再次完整欣赏故事——延伸活动
活动环节
(时间)
教师组织行为
幼儿预设行为
设计意图
一、提问导入,激发兴趣。
2’
师:你见过用水果搭成的屋子吗?熊妈妈和熊宝宝就住这样的小屋里,这是怎么回事?来听听熊妈妈是怎么说的。
预设1:没有见过
预设2:惊讶、奇怪的表情、与旁边的同伴交流,有可能说出:“水果屋,好奇怪呀!”
预设3:很期待
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二、欣赏故事
5’
1. 教师以熊妈妈的口吻完整讲述故事。
:你听到熊妈妈说了什么?
故事的题目叫什么?
预设1:说出故事中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大部分孩子说的是故事结尾的地方,这符合小班幼儿记得快,忘得快的特点。
《美味的秋天》幼儿专题:小班语言《水果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