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蒙古族节日文化.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蒙古族节日文化
蒙古族节日文化
春节是蒙古族传统的年节性大节。主要由祭火、除夕、初一等连续性节日组成,往往从头一年的腊月二十三一直延续到新年的整个正月,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认为供养自己的牛、马、羊等牲畜是天地所赐。因此,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杀牲畜来报答。
酒祭,是把鲜奶、奶油,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
火祭,是在敖包前烧一堆旺火,祭祀的人走近火边,念着自己家的姓氏,献上祭品。蒙古人认为火最洁净,用火可以驱逐一切邪恶,所以火堆烧的越旺越好。
玉祭,玉是昂贵的供品,过去蒙古人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娱乐风俗
那达慕 蒙古语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即摔跤、赛马和射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包括多种文化娱乐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时举行。现在的那达慕,往往在夏秋之季举行。
赛马 是马背民族古老的传统,它是一项非常普及的群众性活动。牧民们在平时或节庆聚会上都有即兴赛马习俗,特别是在敖包盛会和那达慕大会上都有激烈的赛马活动。赛马,一般分为奔马赛和走马赛两种,鄂尔多斯地区还有赛公马的习俗。
奔马赛,也称“速度赛马”,是长距离的速度比赛,是一种毅力性赛马。传统的奔马赛,为了减轻负荷不备马鞍,骑手多为少年儿童。参加奔马赛的骏马一般少则数十,多则逾百。奔马赛,不计时,不论马的年龄,没有固定的场地跑道,一般不分组,以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赛程一般在20至50公里之间。
走马赛,是技巧性很强的竞赛,比试马走的侧步平稳和速度。参赛的骑手多为有经验的男性长者或中年人。参赛的走马要备上精美的鞍辔,把骏马打扮得漂漂亮亮。参赛的走马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行进要求是左右两侧的马腿轮流迈步,以稳健为尚,既快又稳,姿势和谐优美,以最先到达者为胜。比赛既要有马的技能,也要有骑手的驾驭水平。鄂尔多斯地区走马很多,在那达慕中走马赛不可缺少。
当参赛马匹出发时,祝颂人按传统习俗捧起吉祥的哈达端着银碗,祭洒鲜奶进行祝颂。当头马冲过终点时,祝颂人将彩带披在头马身上,行迷拉礼,咏诵《骏马赞》。蒙古族赛马重在参与,因此对末尾的马和骑手要进行赞颂和奖励。
摔跤 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大会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服装、规则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
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驼皮制作。皮坎肩上有镶包,亦称泡钉,以铜或银制作,便于对方抓紧。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摔跤手身着的套裤用白绸子或各色绸子做成,宽大多褶。裤套前面双膝部位绣有别致的图案,呈雀羽形、火形、吉祥图形,底色鲜艳,图呈五彩。摔跤手足蹬马靴,腰缠宽皮带或绸腰带。着名的摔跤手的脖子上缀有各色彩条--"江嘎",这是摔跤手在比赛时获奖的标志。
蒙古式摔跤有其特点,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参加

蒙古族节日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01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22-08-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