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联通IP RAN下智能专线接入网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市场与产品中心李德阳
内容纲要
集团IP RAN相关意见及技术演进方向
联通网内和其他运营商的应用案例
瑞斯康达IP RAN设备介绍
瑞斯康达IP RAN解决方案和价值
集客业务发展趋势
业务发展趋势- 提速明显
趋势:
提速明显—2015年专线业务普遍提速至20M
大颗粒需求—100M、1000M以太业务已经显现
差异化—行业化趋势明显,不同行业对网络要求迥异
融合业务增多—E1、V35等低速业务和以太高速业务融合接入需求明显
现象:
2M专线存量大
4M到20M,占比40%以上
10M逐渐成为专线主流带宽
155M萎缩,FE/GE替代TDM
大颗粒专线增速明显
政企专线分组化承载已成趋势
业务需求
产业链
网络现状
90%新增专线为以太FE接入,天然IP
政企典型带宽已达到10M
100M以上大颗粒需求明显
分组传送网承载政企大客户专线已经启动
SDH网络时隙资源快速消耗,扩容成本居高不下
SDH专线提速不提价,单位带宽收益率下降
运营商分组化改造趋势明显
芯片定制化
MSAP厂家逐渐转型
弹性
管道
企业专线硬管道
物理
接口
专线1
专线2
专线3
物理
接口
市场竞争形势
大部分省份完成整合;
计划成立国家广电公司,推动三网融合;
政府关系有政企客户资源,开始重视承载网建设;
PTN网络部署成熟,全业务机房模式逐步成型;
专线定位清晰:低价高带宽抢占低等级专线客户,收入增长31%;
小型化PTN下沉,锁定中高端用户
依靠固网优势长期垄断高等级专线和公众宽带市场;
政企市场人员任然成大力扩张态势;
小型化IPRAN A0下沉趋势明显
移动用户/固网宽带稳步发展。
集客市场面临更大压力。
中台
宽
带
接
入
网
络
W
D
M
/
O
T
N
网
本
地
光
缆
网
LTE基站
TDM
L2专线
L3专线
WiFi热点
软交换接入
IPTV
固定宽带
3G基站
2G基站
IMS网络
固定语音网
IP承载A网
IP承载B网
169网
UTN
MSTP
IP城域网
移动核心网
数据承载网
城域网
接入网
核心网
业务网
传送网
MSTP现网分析及瓶颈
MSTP网络现状分析:
时隙资源紧张:随着大颗粒业务不断增加,,资源使用率逐渐超过阈值(90%)。
槽位及端口资源紧张:每机房平均可用槽位2个,需新购置板卡,但采购MSTP受限。现有端口资源无法支撑未来专线发展。
资费剪刀差:原来2M(1个vc12)收1500元/月,现在10M(5个vc12)也收1500元/月,甚至更低。MSTP单位带宽收益率下降明显。
负载率≈90%
若大带宽集客政企专线业务承载在联通IP城域网上,但存在以下问题:
城域网本身面向客户为公众用户,为低等级的用户。
城域域网核接入/汇聚使用的网络为二层交换网络(vlan规划、环路风暴),不应用于承载专线。
城域网设备对专线相关OAM、测量无法满足。
高低等级业务混传,对高等级用户的安全性无法达标。二层交换网络会将客户的业务的ip,MAC暴露在接入层。
城域网核心层设备扩容交换单板,经过调查,每块单板单价2W,支持4个接口。
仅支持纯分组的FE/GE/10GE 接口,对 CES E1、STM的仿真接口不支持。
IP城域网承载专线的分析
联通IP城域网
宽
带
接
入
网
络
WiFi热点
软交换接入
IPTV
固定宽带
IP城域网
二层交换
三层路由
MSTP
光交
MSTP
光交
DDF
收发器
PDH
光交
收发器
PDH
N×E1
FE
STM1
交换机
N×E1
N×FE
现有接入方式存在的问题(1/4)
光纤收发器,PDH接入方式
设备堆叠,机房空间&电源占用过多,故障点多。
无法网管,不利于维护和管理。
受制于SDH传输网资源,满足10M以上带宽业务接入吃力。
通过接入机房集中收敛业务,接入光缆消耗大。
最末端设备没有业务扩展能力,不符合业务多元化趋势。
E1电路
以太电路
构建联通IP RAN下智能专线接入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