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腓骨长肌腱和跖肌腱膜片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腓骨长肌腱和跖肌腱膜片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
【摘要】总结腓骨长肌腱和跖肌腱膜片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将腓骨长肌止点处切断,经皮下遂道移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跖肌腱膜片包绕缝合跟腱后侧形成光滑面。[结果]13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3年,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腓骨长肌移位和跖肌腱膜片覆盖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跟腱损伤陈旧性腓骨长肌跖肌腱修复
陈旧性跟腱断裂,多与患者的失治、医生误治或术后拆除外固定过早致再断裂,使新鲜断裂拖延至陈旧性断裂有关。陈旧性跟腱断裂手术修复较新鲜困难,术后效果与新鲜断裂相比也较差,而且常因断端间隙距离较大而无法直接缝合。传统的缝合方法易出现跟腱过度粗大引起踝关节活动受限,行走乏力及患者对外观不满意等情况,疗效不甚理想。本科自1998年8月~2006年12月收治陈旧性跟腱断裂13例,采用腓骨长肌腱转位[1]加跖肌腱膜片[2]修复跟腱,现就其手术方法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并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6~63岁。伤后至就诊时间最短26 d,最长14个月。运动伤8例,开放断裂2例;自发性断裂3例,均为完全断裂。断裂部位距跟骨结节2 cm以内2例,跟腱中部9例,跟腱移行部2例。3例属早期误诊为软组织损伤,2例为早期病人不接受手术治疗,2例为开放断裂未处理跟腱,6例为伤后Ⅰ期手术后再次断裂。
2 手术方法
取患侧在上侧卧位,止血带压迫下操作。小腿远段跟腱外侧缘做第一切口,注意保护小隐静脉及腓肠神经,显露断端后,切除断端间隙的瘢痕组织,辨认腓骨长肌腱。继续在足外侧第5跖骨基底近侧做第二切口,暴露出腓骨长短肌腱,将腓骨长肌腱拉紧并与腓骨短肌腱止点缝合后尽量靠足底切断腓骨长肌腱近端,于第一切口中抽出备用;用利刃在跟腱近端稍外上方3 cm处斜向远端做一肌腱内隧道,从跟腱近端残端截面稍外处穿出,拉紧腓骨长肌腱,同法距远断端2 cm做一横形隧道(远端长度不够可在跟腱抵止部钻孔),将腓骨长肌腱自外向内穿过隧道,跖屈踝关节,使之与腓骨长肌近段张力相等;腓骨长肌腱返折向上与自身缝合或将此肌腱远端包埋于跟腱近端残端内,加强缝合腓骨长肌腱与跟腱接触部。然后在跟腱内侧找到跖肌,于跟腱近端上方将其切断,把跖肌腱铺展开形成一光滑膜片,包绕缝合在跟腱修复段的后方,形成光滑面,最后缝合伤口。术后长腿石膏外固定踝关节跖屈30
°、膝关节屈曲30°,4~6周去除外固定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6个月内不做剧烈活动。
3 结果
随访13例,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20个月。本组采用国际通用的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3]:(1)优:患者无不适,行走正常,提踵有力,肌力无明显异常,小腿周径减少≤1 cm,背伸或跖屈角度减少≤5°;(2)良:有轻度不适,行走稍有不正常,提踵稍无力,肌力较健侧减弱,小腿周径减少≤3 cm,背伸角度减少在5°~10°,跖屈角度减少5°~15°;(3)差:患者有明显不适,跛行,不能提踵,肌力明显减弱,小腿周径减少>3 cm,背伸角度减少1°以上,跖屈角度减少>15°。本组术中伤口I期愈合12例,1例因表皮感染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时间20个月,本组获优10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2%,无跟腱再次断裂。
4 讨论

腓骨长肌腱和跖肌腱膜片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0 KB
  • 时间2017-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