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分享.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分享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1
一、《天净沙秋思》
1、“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本曲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运用互文、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1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这两个字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被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
诗人移情于景,将花鸟拟人化,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的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
13、试谈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反映了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的社会现实。
14、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饱含哪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山河破碎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望,即“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和“惊”可谓用语传神,请体会它们的妙处。
见到可娱之物,听到可娱之音,不是高兴,而是“溅泪”“惊心”。“溅”“惊”从程度上突出了感时伤怀之情,久别思家之苦。
16、展开联想和想象,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所展现的画面。其中“破”“深”二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儿?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残垣断壁;虽然山河依旧,可是杂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作者寄情于物,表达忧国伤时的情怀。










17、请再写出古诗词中忧国思乡的名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2
一、《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本诗是韩愈写给中唐诗人张籍的。诗中的“皇都”指的是长安。
2、诗的前两句写景,作者抓住早春小雨和春草初萌两个典型特征,写出早春景色和初见春色的欣喜,生动传神。
3、风雨是春天的使者,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写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本诗中与该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早春,给人以美感,把该句呈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走近细看时,小草似乎又悄悄躲起来,让人看不清什么颜色。
5、“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格言“一年之计在于春”。
6、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景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因为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是早春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家更新的欣欣生气之景,而烟柳已是“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
7、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对早春的认识,请你把这一认识运用到所有事物就会得出一个普遍性的道理。










一切美好事物,的时节,就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的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8、“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
9、结合诗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总结分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uliu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22-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