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
这段在书里头,据我看是王叔和搞的,在?伤寒论?里头,头一页有它生了那个脏,所以那个生克,有时讲克、有时讲生,但这个就不一定了,也搞不清楚,比方你补土来克水,助心火旺,可那个水生木,,但五行里就这么讲,所以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那他肝就好,。接二连三的治疗,这里面有妙意,都是治本脏,。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你看看这两个,那个肝实必伤脾,要补脾,和这个一样,那个就能治好病,这个也是以肝助脾,所以这个有矛盾。但是那个则讲,这个这么讲,那个就为治未病,这个治肝补脾的要妙,所以这个不对,所以*仲景不会这么写文章,我说这不是他的,我还向来不讲它,大家研究研究是不是这样的。则实可不能这么治,经曰:虚虚实实,经指?内经?了,这有两种说法,一虚有虚治之法,实有实治之法;也有粗工,虚当实治,虚更使其虚,实当虚治,更使其实,实者亦实,虚者亦虚,也可以这么讲。那个说法非其治也,就是不是其意,必须补缺乏,损有余,是其义也这才对。余脏准此。其它病都可照这个方法来,这是头一段。,与*仲景这个书上的治疗不相符,*仲景写的。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第二段讲的五行五运。「人禀五常者」,这五常就方才说的五行之五常,五气也是五常。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天之五气,地之五行这都是五常。金木水火土,风暑湿燥寒,这是天之五气。风气二字就指概括五气而言的,天之五气运化万物了,以风气概言之。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这种说法很多了,古人说这个风不是所有的风气都伤人,得是不正之风,虚邪之风,这个都成问题,当然不必批评古人,但是古人有这个看法。它说这个风气概言五气,天之五运了,万物和人都因风气而生长,可是风气虽能生万物,不正之风、不正之气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但这个风气害人,不是单独风气就能害人,还得人身体有问题,这个讲的还是不错的。假设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五脏各有元真之气,即所谓脏气了,古人说的元真的元,就是原来的原。如果五脏元真通畅,就是没有毛病,则人虽有客气邪风缺乏为害,人即安和。主要还是在人,所以一方面人平时不要冒触风寒,再来人身体还要搞好,内里有毛病那是不行,那就要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内虚风气才能乘虚而入内嘛。所以他是两个意思,一个你平常善于摄生的人,五脏元真通畅,那不会有病,受点邪风它也不会往里跑的,那人即安和,虽有客气邪风缺乏为害;假设不是如此,你平时不摄生,自己就搞了一身毛病,那客气邪风,那准找上你,找上你就好不了,中人多死是这个意思。由这上看他底下作了个总结。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千般疢难,疾病多的很呢,可是根据上面所讲的概括起来不外乎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这就是所说五脏元真不通畅,人有着伤,本虚了,经络外面受邪就要入脏腑,这个入脏腑的是由外面风寒来的,但还是内因,为内所因也,就是你平时不摄生,你自已先自伤了,那风寒非找上你不可,所以这里他搁个内因,这个讲的是不错的。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这个所说身体内病不致于虚,但是外面触冒风寒,这个人不注意,则九窍皮肤这些地方原本都是血脉相通,因为触冒风寒而壅塞不通,如鼻子堵了等毛病,这都是外面皮肤所中,这都不要紧的,假设不冒风寒是不会有这毛病的,即使有了,这都不叫内因,这就是外因,全是指外面的风寒,内因就是内里绕,必然入脏腑这叫做内因,则这是外面受风寒,得了感冒伤风。古人说对风寒避之有时,你不要满不在乎,满不在乎就得点小病,这是外因。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房室,就是房事无节了;金刃,好打好斗,受了刀斧所伤;或虫兽所伤,蛇咬了等等这都是虫兽所伤了,这些即非内因也非外因,就是非内外因。这些病就这三种:一种你自已的内虚,才造受外面经络受邪,内里脏腑发病,这是最重了,这叫内因;第二,你内里不虚,但不知避之有时,老是装好汉,感冒风寒你也是要得外因,就是皮肤所中九窍壅塞不通的病;第三,一切你不注意,就是房室、金刃、虫兽所伤,这个都与内外因无关,所以叫不内外因。以此详之,病由都尽,千般疢
-
.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