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上古—1815年)
?(3~~5个)
答:结绳(结珠)、实物表意、肢体语言(动作体态)、声音、图画、语言、文字传播
?(史料与实物)
答::唐人孙樵《经纬集》卷三《读开元杂报》一文有相关文字记载
:1907年被取走收藏在伦敦大英图书馆和巴黎国立图书馆的两份“敦煌进奏院状”。这是世界上仅存的年代最早的原始状态的报纸,特点是均无报头。
答:唐代驻首都的各地进奏院发布的,被当时人称为“进奏院状”、“状报”、“报状”、“上都留后状”、“留邸状报”、“邸吏状”、“报”等,已经具有一定官报性质,是一种在当时政府机构内部发行和传递的官报,到了宋代开始出现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
?
答:1)小报是民间小报 2)小报消息快、内容新、新闻性强 3)小报是非法报纸,屡遭政府查禁 4)小报可出售,以营利为主要目的 5)小报读者范围更广 6)小报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往往是在野派对当权派的攻击工具 7)小报虚假新闻多
答::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宋朝制定了对官报的定本制度,即进奏官将编好的邸报送请枢密院审查,通过审查的邸报样本称为定本,进奏院向地方发布官报以定本为准,不准擅自增删,该制度是我国第一个新闻检查制度。
:是指设有编报、抄报、印报、送报和兼有探报的综合性办报机构,它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宋代小报与清朝《京报》的主要不同
答:《京报》是册装的书,长方形的小册子,内容与官报基本一样,是合法民间报纸,“无官报之名,有官报之实”,基本印刷,而宋代小报是非法报纸,虚假新闻多。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1.《察世俗》的基本情况
答:1)创办:1807年马礼逊来到中国,1813年米怜被派到中国协助,因在中国不能传教,所以米怜在马六甲于1815年8月15日创办《察世俗》。是中国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
2)宗旨:“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
3)内容:宣传基督教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很少
4)特点:总特点是极力迎合中国读者,文字简短、通俗生动,经常引用孔孟等儒家语录,经常以中国人习惯的口气写文章
?
答:——《字林西报》 创办,上海第一张英文报纸,是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刊。
——《六合丛谈》
——《万国公报》 广学会创办,传教士中文报刊中发行量最广,时间最长,历史最久的报纸,主编是林乐知
——《上海新报》
——路透社远东分社 1872年上海《字林西报》最早使用路透社远东分社电讯新闻稿
——《消闲报》 1897年是《字林西报》副刊
“柜台报”——《新闻报》 1893年有丰富的商业信息、商业新闻、仅次于《申报》的商业大报
3.《申报》基本情况以及与《上海新报》的竞争
答:: 上海创办,英国商人小美查创办,旧中国第一大报,
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有77年历史,
最早使用新闻电讯,
1874年1月30日刊出国内第一条电报新闻,
最早发布号外,
第一个刊载新闻人物画像,
出版第一份文艺期刊《瀛寰琐记》,
最早出版白话报纸《民报》,
出版第一份时事画报《点石斋画报》
《上海新报》的竞争:
:1)大量使用华人经营和编撰工作
2)降低报价
3)广设代销点和代销处
4)对华人广告优惠
:1)重视言论,每天至少有一篇论说(评论)
2)重视新闻,“可惊可愕可喜”社会新闻
3)以文艺作品吸引读者
在此情况下,《上海新报》于1872年7月被迫停刊
答:外报的主观意图是一种文化侵略行为,客观上,它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开阔中国人眼界,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循环日报》的贡献
答:1)《循环日报》是我国第一份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开我国政论报纸之先河
2)王韬是我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
3)王韬及《循环日报》是宣传变法维新的先声
4)王韬的报刊政论汇编《弢园文录外编》是中国史上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
中国新闻事业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