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蒙大文学概论教案05文学是语言艺术.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五章 文学是语言艺术
一、艺术的分类
1、艺术的主要门类
古希腊的五大艺术门类:诗、音乐、绘画、雕刻、建筑
近代的第六、第七艺术:舞蹈、戏剧
现代的第八至第十一艺术:电影、广播、电视、杂技
2、艺术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今忽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因而悄悄走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意。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待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
2、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
文学语言在作为作品意义的载体和中介的同时,还具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的表意功能,文学语言不仅肩负着展示文学世界的全部任务,同时它还以自身所体现出来的特殊意义直接参与了文学作品的完整构成,文学语言既要传达作品的意义,也要表现自身,使自身的独特价值成为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溟诗话》中描述一段文学创作的故事。说是有三个诗人就同一话题或意义来分别作一句诗。其中一人的诗句是:“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一人是“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一人是:“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显然,这三句诗都表现了对同一个图景的感受,而且也都描绘出同一幅自然之秋与人生之秋的交响,抒发了诗人对“秋”的寂寥和无奈的慨叹。但是谢榛却说:“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这说明三个人诗句有高下之分,其中一个最为显著的原因是三位诗人使用了不同的语言。

汪曾祺
我以为语言具有内容性,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外部的,不只是形式、是技巧。一般都把语言看作只是表现形式。语言不仅是形式,也是内容。
语言和内容(思想)是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只是载体,是本体。
斯大林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的现实,我以为是对的。思想和语言之间并没有中介。
读者读一篇小说,首先被感染的是语言。我们不能说这张画画得不错,就是色彩和线条差一点;这支曲子不错,就是旋律和节奏差一点。我们也不能说这篇小说写得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这句话是不能成立的。
语言的粗俗就是思想的粗俗,语言的鄙陋就是内容的鄙陋。想得好,才写得好。
语言作为文学作品的知觉层面,其本身应该给人以独特价值。所以恩斯特·卡西尔曾经深有感触地说:“欣赏【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热衷于《奥塞罗》、【《麦克白》】或【《李尔王》】中‘剧情细节的安排’,——并不必然意味着一个人理解和感受了【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没有【莎士比亚】的语言,没有他的戏剧言词的力量,所有这一切就仍然是十分平淡的。一首诗的内容不可能与它的形式——韵文、音调、韵律——分离开来。这些形式成分并不是复写一个给予的直观的纯粹外在的或技巧的手段,而是艺术直观本身的基本组成部分。”
闻一多
诗歌的“视觉方面的问题比较占次要的位置。但是在我们中国的文学里,尤其不当忽略视觉一层,因为我们的文字是象形的,我们中国人鉴赏文艺的时候,至少有一半的印象是要靠眼睛来传达的。原来文学本来是占时间又占空间的一种艺术。既然占了空间却又不能在视觉上引起一种具体的印象——这是欧洲文字的一个缺憾。我们的文字有了引起这种印象的可能,如果我们不去利用它,真是可惜了。所以新诗采用了西文诗分行写的办法,的确是很有关系的一件事。故无论开端的人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我们都应该感谢他。因为这一来,我们才觉悟了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来,诗的实力上又添了一支生力军,诗的声势更加扩大了。所以如果有人要问新诗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应该回答他:增加了一种建筑美的可能性是新诗的特点之一。”

四、语言艺术的特点
文学是语言艺术,不仅意味着语言是文学的存在形式,由于文学的语言属性,造成了文学的较为内在的特点。 也有人把这一特点称为内指性。
(一)形象感知的间接性
,是指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它只能通过接

蒙大文学概论教案05文学是语言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东华文库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