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性流产诊疗进展
张建平
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
一、流行病学
(一)概念
自然流产
习惯性流产
反复性流产 RSA
原发性RSA
继发性RSA
(二)发病率
自然流产率 15%
2次自然流产率 %
3次自然流产率 %
隐性流产:30-40% (敏感β-hcG可测得)
总的自然流产率为50-60%
(三)复发率自然流产的复发率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而上升RSA的复发率
既往流产次数复发率(%)
1 24
2 30
3 35
4 45
增加复发的因素:
孕妇年龄>35岁
流产的胚胎核型正常,无大体畸形的复发率较核型异常或有畸形者高。
有活产史者,<30%
流产发生晚
月经稀发者
紧张型夫妇
(四)病因学
主要因素解剖因素、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
感染因素、免疫学因素
其他因素男性因素、不良生活习惯
合并内科疾患
原因不明
1、解剖因素: 占12%-15%
子宫畸形:纵隔子宫、单角子宫、鞍状子宫、双角子宫
子宫动脉阻抗增高
宫腔粘连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
宫颈机能不全
2、内分泌因素:占10%-20%
黄体功能不全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泌乳素血症
甲状腺疾病
糖尿病
3、遗传因素:占3%-8%
夫妇染色体异常
胚胎染色体畸变
基因异常
4、感染因素:占50%。
5、免疫因素:过去认为不明原因RSA者60%以上为免疫因素所致。
(五)预后
1、染色体异常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孕早期绒毛或羊水染色体检查,进行选择性人工流产,故预后最差,再次妊娠成功率的概率为20%。
2、内分泌因素异常者,能通过有效的治疗方法,成功妊娠的概率达90%以上,因而预后最佳。
3、其他因素的RSA预后介于上两者之间
二、正常妊娠母胎耐受机制
按逻辑推论,母体的免疫系统应对胚胎排斥,但是普遍上并不发生这种现象,说明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存在耐受的作用。
1953年Billingham和Medawar提出了4种理论解释这种耐受作用,即:
1、胚胎免疫原性的缺乏
2、妊娠期免疫反应下降已被否定
3、子宫为免疫豁免部位
4、胎盘的免疫屏障作用:现在认为胎盘的屏障作用是主动的,即胚胎半同种移植物对母体免疫系统的耐受是一种主动的机制。
理论学说:
胚胎半同种移植物的一半基因来自父亲,胎儿合成的抗原被母体免疫系统当作外来的。但绝大多数胚胎仍可耐受,直至妊娠足月。
考虑存在二方面的调节系统:
第一,发生于整个母体免疫系统的变化。
第二,发生于局部水平的变化(母体和胎儿细胞在胎盘部位直接接触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在母血中可测到胎儿细胞和具有免疫原性的胎
儿抗原分子,可能是由于滋养细胞增殖过程中,绒
毛末梢组织破裂,胚胎细胞和分子释放进入母体血
中,母体整个免疫系统与这些免疫原接触。
复发性自然流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