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心衰病人的护理.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节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
(一)概念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或舒功能障碍,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所需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又称为充血第节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
(一)概念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或舒功能障碍,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所需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二)病因:
原发性心肌损害①心肌病变:心肌炎、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等。②心肌缺血:冠心病、贫血、低血压。③心肌代障碍性疾病:糖尿病心肌病、维生素B1缺乏④
2•心脏负荷过重①压力负荷过重:高血压、主动脉狭窄、肺动脉高压等。②容量负荷过重:各瓣膜关闭不全,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伴左向右分流。
(二)临床类型
根据发病急缓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以慢性居多。
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根据有无舒缩功能障碍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性心力衰竭。
对已有心功能不全,射血分数降至正常以下而无临床症状者称为无症状性心力衰竭。
(三) 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感染、心律失常、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妊娠与分娩、过度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气候骤变、血容量增加等。
(四) 心功能分级
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1928年制定的,美国心脏病协会(AHA)1994年修订的标准,将心功能分为四级
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不引起乏力、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II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可引起上述症状。
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轻于日常活动可引起上述症状。
W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可有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五)临床分期2001年ACC/AHA建议将心力衰竭分为4期:
第一期心力衰竭易患期为有发展为心力衰竭可能的高度危险的病人,但没有心脏结构性病变的病人;没有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
第二期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期为有器质性心脏病,但从来没有出现心力衰竭症状的病人和体征。
第三期心力衰竭期为有器质性心脏病,过去或目前有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的病人。
第四期顽固性或终末期心力衰竭器质性心脏病严重,即使合理用药,静息时仍有心力衰竭症状,为终末期病人需要特殊治疗,例如机械循环装置、持续静脉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心脏移植或临终关怀。
(六)治疗
原则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稳定心衰的适应或代偿机制:如拮抗神经分泌的激活;防止心肌细胞的进一步坏死和左心室进行性扩大等。
3)缓解心室功能异常:如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等。
目的
1)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症状
2) 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
3) 阻止或延缓心室重塑,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
4) 降低死亡率
方法:
1) 一般治疗①改善生活方式,降低新的心脏损害的危险性。②去除或缓解基本病因。③去除诱发因素
2) 药物治疗标准的药物治疗有4类药物:利尿剂(呋噻米、布美他尼、氢氯噻嗪)、血管紧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B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洋地黄(地高辛)。其它的药

心衰病人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engruiling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9-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