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中的宗教观.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04 年 8 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Aug.,2004
第 4 期(总第 129 期) JOURNAL OF THE CENTRAL INSTITUTE OF SOCIALISM No. 4( Gel. 129)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中的宗教观
王珍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摘要: 本文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中的宗教观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认为这篇文章包含着马克思对宗教问题比较连
贯的思索过程,并分析了对宗教的批判分析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范畴得以建立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马克思;宗教观;宗教;实践
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 0519(2004) 04 - 0079 - 04
“宗教观”这里指对于宗教的观点、立场和态度。认为这是正确的; 但是也正由于费尔巴哈把宗教世界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写于 1845 年春, 被称为是新归结为世俗基础, 并在此止了步, 所以这种世俗的基
世界观的“天才萌芽”。它上承任何研究马克思者都不础还是从宗教世界导引出来的,它仍然没有完全摆脱
可忽视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启新世界观确掉宗教。也就是说,费尔巴哈的不足在于他没有在解
立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因此在马克思的思想进程中剖宗教的正确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因此仍然带有宗教
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学术界对这篇文章的哲学思想的痕迹。正如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所说的:费尔
作了比较深入细致的探讨,但鲜有就此系统探讨其宗巴哈决不希望废除宗教。这就是因为在费尔巴哈那
教观者。事实上,在这里,马克思宗教观有着十分丰富里,世俗的基础仍然是脱胎于宗教世界的缘故。马克
的内容, 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做一分析, 并认为宗教观思并没有停留在“世俗基础”上,他又更进一步地对世
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重要特征———实践范畴得以建俗基础进行批判、分析; 认为是世俗基础本身的分裂
立的重要批判性前提。造成了两个相互分离的世界即宗教世界和世俗世
《关于费尔巴哈》共十一条,马克思在这篇文字中界。但问题是为什么会有为种分裂呢?问题提出来了,
的宗教观直接体现在第四、六、七、八条中。这几条比它需要解答。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的分裂,马克思认
较集中地表达了马克思对于宗教问题的理解,其内容为其内在根源是世俗世界本身的矛盾造成的,它要通
不是孤立的, 而是展现着对于有关宗教问题比较清过革命的、实践的手段达到自身矛盾的解决。把世俗
晰、连贯的思索过程, 以及对于这一问题较为连贯的的矛盾归结于它自身,认为世俗世界本身的矛盾运动
分析、解答过程。就可以使自身的矛盾得到解决,世俗世界矛盾解决的
首先,在第四条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进行动力来自于它自身,这样马克思去掉了宗教赋予现实
了分析,并结合着对“神圣家族”的分析阐明了自己对世界的神圣灵光圈, 也即是说, 世俗世界本身就是一
“宗教世界”的看法。(世俗世界与宗教世界是相对而个产生矛盾并解决矛盾的整体,它以自身为对象革新
言的, 由于在这样一对矛盾体中, 是世俗世界产生了自身,而不需要超出世俗世界之外的宗教世界的庇护
宗教世界,而不是相反,世俗世界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与保证。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中的宗教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yj15108451
  • 文件大小200 KB
  • 时间2017-08-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