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文本差异与逻辑会通——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比较.pdf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长白学刊年第期总第期
2012 2 164
CHANGBAIJOURNAL 2012 Sum
文本差异与逻辑会通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恩格斯《路德维希·费
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比较
王立华
(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泉州 362021;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义乌 322000)
[摘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同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无论是在
篇章结构上,还是在对“现实”概念的理解上,都是一致的。但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不同,《路德维希·费尔
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没有把“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升到马克思世界观基本问题的高度,也没有把
实践活动概念化,这是二者的主要差异。
[关键词]现实;实践;比较
[中图分类号]A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78(2012)02-0017-06
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阐发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有的编者如英文版
《》( 。(
提纲和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马克思恩格斯文库分别为终结的四章加上
《》) 《· 《》) 《》
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终结的关系目前了黑格尔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和马克思
》( 《》) , “”、“”、“”“”
学术界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鉴于提纲和终结的标题这些标题基本表达了恩格斯的思想
。《》《》, 。
的重要性以及对这两部经典文献的误读所造成对提纲与终结关系的模糊理解主要源于
, 《》《》
的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的错误理解对提纲结构的模糊理解我们认为提纲有一
, 《》。,《》
对提纲和终结进行认真的比较研究具有极个总分总的结构即第一至第三条为总论
《》《》“——”,
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将从两者整体结构的比较出部分第四至第五条第六条至第十条为分论部
。, 、
发先考察它们的相通之处再分析它们的差异分第十一条为结论部分在总论部分马克思阐
, , 。, 。,
述了实践观点即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
, “”“
变相一致的活动在分论部分马克思分别在第
一、整体结构比较”。,
四条至第五条分析了环境的改变在第六条至
“”,
终结的结构比较明确它一共有四章第第十条分析了人的自我改变在结论部分马
《》。。“”。,
一章讲辩证法的创立和全部哲学的终结第二克思指出他的世界观与以往全部哲学的主要区别
“”,
章讲全部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特别是唯物在于以往哲学只是满足于理论即对世界的解释
“”, ,
主义的发展第三章批判费尔巴哈哲学第四章而他的世界观着眼于实践即对世界的改变
, , ①。
[收稿日期]2011-12-20
[作者简介]王立华(1970-),女,吉林四平人,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
院公共教学部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7--
拿提纲与终结的结构做一个比较我们为现有的市民社会中的活动费尔巴哈强调感
《》《》, 、。
会发现一个问题恩格斯没有严格按照提纲的性和人但不是把感性和人理解为实践活动这
: 《》, 。
结构来写作终结这不奇怪因为恩格斯是在

文本差异与逻辑会通——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比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yj15108451
  • 文件大小150 KB
  • 时间2017-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