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4—2020)(修编)
(送审稿)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第一节高标准农田建设由来 4
第二节规划编制依据 7
第三节江西省粮食生产状况 9
第四节国家对农田建设支持政策 14
第五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作用、意义 21
第二章近年全省农田建设情况调查分析 26
第一节各地农田分布及产量情况 26
第二节已开展农田建设情况 30
第三节粮食产量分析 33
第四节灌区现状及水资源平衡分析 36
第五节农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7
第三章规划原则、建设目标和区域布局 40
第一节规划原则 40
第二节建设目标 41
第三节任务确定与分配 42
第四节区域布局及建设重点 42
第四章主要建设内容和标准 45
第一节灌溉与排水工程 45
第二节土地平整工程 47
第三节土壤改良与培肥工程 49
第四节田间道路工程 50
第五节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50
第六节农田输配电及其他工程 51
第七节分期建设安排 52
第五章建设管理和后续管护 54
第一节健全组织机构 54
第二节严格建设监管 55
第三节规范竣工验收 56
第四节加强后续管护 58
第五节实施上图入库 59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61
第一节环境影响分析 61
第二节对策与措施 63
第七章实施进度 66
第八章资金测算及来源 67
第一节资金测算 67
第二节资金筹措方式 70
第九章效益分析 71
第一节经济效益 71
第二节社会效益 73
第三节生态效益 75
第十章保障措施 76
附图,全省各县(市、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任务分布情况示意图
附表:
1. 全省各县粮食生产情况表
2. 全省各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情况表
3. 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汇总表
4. 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各县任务落实到田块情况表
5. 2009年以来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表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高标准农田建设由来
粮食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物质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随着人口增加,我国粮食消费呈刚性增长;同时,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水土资源、气候等制约因素使粮食持续增产的难度加大;生物燃料发展,全球粮食消费增加,国际市场粮源偏紧,粮价波动变化加剧,利用国际市场调剂余缺的空间越来越小。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预测,2020年全国粮食消费量将达到5725亿公斤,按照保持国内粮食自给率95%测算,国内粮食产量应达到约5450亿公斤,比现有粮食生产能力增加近450亿公斤,粮食生产安全形势严峻。为此,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大力开展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幅度增加高等级耕地的比重,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2010~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将“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列入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七大内容之一。”
并提出要大兴农田水利建设。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要通过“制定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建设”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2013~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分别从强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两方面提出“落实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建设标准,探索监管维护机制”,从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江西是农业大省,是我国南方水稻主产区之一,也是建国以来从未间断向国家调出商品粮的两个省份之一。2008开始,江西省大力实施“百亿斤优质稻谷增产工程”,通过推进水稻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全面提升江西省水稻单产水平、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能力,到2020年实现粮食生产能力增加百亿斤、农民人均增收300元的目标。为了完成国家增产千亿斤粮食和省内新增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目标,必须加大高标准农田的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指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
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42020)(修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