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汉乐府)
作者;李建东
【原文】青青园中葵①,朝露待日晞②。阳春布德泽③,万物生光辉④。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⑤。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注释】①葵:有锦葵、蜀葵。邰希蒡日葵等,这里代指花草树木。②《长歌行》(汉乐府)
作者;李建东
【原文】青青园中葵①,朝露待日晞②。阳春布德泽③,万物生光辉④。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⑤。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注释】①葵:有锦葵、蜀葵。邰希蒡日葵等,这里代指花草树木。②晞(xī希):因日晒而干.③阳春:春天。德泽:恩惠,这里指春天的阳光雨露。④这两句是说,春天的阳光雨露,使万物都焕发出生命力的荣耀.⑤焜(kūn昆)黄:植物枯黄貌。华:同“花”。【赏析】汉代《长歌行》古辞共三首,在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列入“相和歌辞"平调曲,并把后二首合成一篇(其实它们是完全不相干的两首诗,严羽《沧浪诗话》已指出后者应是两首)。这里要讲的是三首中的第一首,它最早见于萧统的《文选》。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很明确,就是篇末两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由于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释此诗说:“言荣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后世便把这样一首劝人珍惜青春,应当及时努力的具有积极意义的诗,说成了劝人及时行乐的作品。这显然是谬说曲解。因为诗中只说到应当及时“努力”,并没有像《古诗十九首》(其十五)中所说的“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关于《长歌行》诗题命义,也是其说不一。我以为郭茂倩根据《文选》李善注所采用的说法还是比较确切平实的。他说:崔豹《古今注》曰:“长歌、短歌,言人寿命长短,各有定分,不可妄求.”按《古诗》云:“长歌弥剧烈。”魏武帝(当作“魏文帝”)《燕歌行》云:“短歌微吟不能长.”晋傅玄《艳歌行》云:“咄来长歌续短歌。”然那么歌声有长短,《长歌续短歌》,盖出于此。看来所谓“长”和“短”都是指歌声和曲调,和内容是无关的.“寿命长短”云云,更属臆说不可信。这首诗有两个词儿需要特别讲解一下,即首句的“青青”和第六句的“焜黄".其它词句大抵粗浅易知,无烦在此逐一诠释了。首先,“青青”一词,当然指颜色。如《诗经·郑风·子衿》所谓的“青青子衿”,即指青色衣服。但从《诗经》、《楚辞》直到汉代的乐府民歌和古诗,“青青”这个词儿经常出现,在指颜色的同时,《毛诗笺》、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清人段玉裁的《诗经小学》和陈奂的《诗毛氏传疏》里都有详细的解释,而段、陈两家更进一步说明“青青”和《诗经》里的“菁菁"就是同一个词,都是形容植物枝叶茂盛,所谓“茂盛即美盛也"(见陈奂《诗毛氏传疏》)。如今我们常说的“青年”、“青春",就是从“青青”“少壮”二字相照应,而不仅是指“园中葵”,对“焜黄”这个词应当怎样理解。《文选》李善注:“焜黄,色衰貌也。”五臣注:“焜黄,华(花)色坏."后来余冠英先生注《乐府诗选》,更进一步认为“焜”是“□(左火右员)”的假借字,释“焜黄”为“色衰枯黄貌”。三十年前我注释《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也是这样理解的。后来遍检汉晋古书,却发现除此诗外再没有见到用“焜黄”一词
《长歌行》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