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套娃教案(套娃儿童画教案)
小套娃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分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会用排序卡进行大小排序嬉戏。
3、体验操作学具的欢乐。
4、培育幼儿与他人共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切他人的情感。
小套娃教案(套娃儿童画教案)
小套娃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分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会用排序卡进行大小排序嬉戏。
3、体验操作学具的欢乐。
4、培育幼儿与他人共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切他人的情感。
活动打算:
1、套娃玩具。
2、幼儿操作学具:排序卡,大小不同的床、碗、杯子图片。
3、幼儿用书第2册第24—25页。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视察玩具套娃,学习比较大小。
(1)“变魔术”变出套娃,激发幼儿爱好。
(2)视察玩具套娃,想一想,比一比三个娃娃的大小,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娃娃。
2、指导幼儿练习用排序卡进行排队嬉戏。
(1)相识排序卡,玩排序嬉戏。
这个带有小红旗和方向箭头的操作卡就是排序卡。
(2)请用排序卡给三个小娃娃排队。(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
3、请幼儿分组利用学具玩排序嬉戏,利用排序卡给娃娃的床(碗、杯子)排排队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小手摸到了什么》,重点是引导幼儿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尝试表达自己触摸的感觉。学问阅历方面,为了更好为活动作打算,我们将一些常见的词语,如“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等词汇介绍给幼儿,活动前,我收集了很多生活中具有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等不同特征的东西。这些打算工作,为幼儿探究供应了条件,也为活动的顺当开展奠定了基础。
在活动中,我以百宝箱的出示引起幼儿爱好,并提问引发幼儿揣测“这是一个奇妙的白宝兴,里面有很多的珍宝,猜猜会有什么呢?”“怎样才能知道百宝箱里藏了什么东西?”引出幼儿用小手摸一摸的行为,激励幼儿大胆触摸。并且一触摸就能很好的说出来。在出示冷热武平常,幼儿能快速说出自己摸到的冷热的东西,我发觉幼儿对于冷热的生活阅历比较丰富,因此,没有做过多的讲解,只是将幼儿的一些阅历进行了提升。而对于软硬的东西,在幼儿触摸过这些东西以后,我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但是还有部分幼儿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述。因此,我重点进行了介绍,而且边示范边向幼儿讲解软硬的不同“软的东西我们用手摆布可以让它变形,而硬的东西我们用手怎么摆布它都不会变形”,边说边把软硬的词语教给幼儿。为了检验我的方法是否有效,我又出示了几种物品,请幼儿去摸,然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幼儿根据老师的样子去触摸东西,一会幼儿就说出了哪些是硬的的,哪些是软的,通过这种方法,幼儿很快就分清了软和硬。在介绍粗糙和光滑的时候,发觉幼儿对粗糙的东西的相识阅历比较少,摸完以后也是说不出,因此,我向有介绍了粗糙和光滑东西的特点,如:“粗糙的东西,手摸在上面给人不舒适的感觉,而光滑的东西摸上去,手就很舒适,有种滑滑的感觉。”为了丰富幼儿这方面的阅历,我还打算了很多具有这些特征的物品,让幼儿去触摸,给幼儿更多感受的机会,激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不足:
在活动室里摸一摸,由于人数较多,可以改为嬉戏时个别幼儿分组进行。便于老师指导和视察,而更利于幼儿扩大探究的空间。对于刚刚进入小班的幼儿来说,在科学探究方面,幼儿的学问阅历还不丰富,语言表达实力也欠缺,对一些科学活动的操作规则缺少阅历。这些都须要老师在平常的活动中留意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丰富幼儿的学问阅历,不断完善幼儿的语言表达实力。
小套娃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分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会用排序的进行大小排序嬉戏。
活动打算:
1、小套娃玩具。
2、幼儿操作学具,排序卡,大小不同的床、碗、杯子图片。
活动过程:
1、今日我们小挚友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跟我们一起上课,你们兴奋吗?那我们应当怎样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你们好!)
2、“今日,老师要变一个魔术,小挚友可要睁大眼睛细致看呀”老师出示套娃。
3、提问:“现在是一个套娃,看好了老师把它变成了几个套娃?”
4、“老师变了几个套娃呢,我们来数数看”
5、引导幼儿说出有三个套娃,并用数字3表示,给套娃排队。
6、小挚友我们一起来看看,起先是一个套娃,现在是3个套娃,你们猜猜是怎么变出来的
7、小结:刚才我们看到的这3个套娃,有一个最大的,1个比较大的,1个最小的,因为他们大小不一样,所以小的套娃可以套到大的套娃里,一个一个套起来,就变成一个了。
8、小挚友喜爱听故事吗?好,老师就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小兔家里有爸爸妈妈,小兔宝宝,小兔爸爸长得高高的、大大的,每天,有最大的碗吃饭,在最大的床上睡觉,小兔妈妈
小套娃教案(套娃儿童画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