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 2
2 2
2
药学实践杂志 2008年第 26卷第 1期 11
中药复方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黄瑛(上海市中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上海 201203)
摘要中药复方质量控制的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本文主要以药效物质基础、指纹图谱技
术、血清药效物质和定量组效关系研究在中药复方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为重点,对近几年来这些领域的研究作
了综述。
关键词中药复方;质量控制;药效物质基础;指纹图谱
中图分类号: R2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 0111 (2008) 01 - 0011 - 04
2 2
中药复方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家按照免低水平、重复劳动。正是由于中药复方成分的复
“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选择适宜的药味和剂量配杂性,同时选用多个有效成分作为复方的定量指标
伍而成的一类传统制剂。中药复方是中医辨证论治才能更加真实地反映中药的内在质量。根据多个有
理论的具体体现,代表了传统中医药学的精髓和主效成分的有无或含量的高低来控制药物质量的模
流,也是中药新药研究的重要源泉。式,是现阶段对中药及其复方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中药复方的药效是建立在多种复杂化学成分综的热点之一。基于多组分的中药质控研究,已有多
合作用基础之上的,长期以来,复方制剂质量标准基篇文献报道。例如,黄浩等[ 1 ]通过同时测定朝藿定
本是建立于对单一化学成分的检测,而对复方中有 A、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淫羊藿素、槲皮素 3 O 葡
效成分群检识的探索较少。中药复方的研究在有效糖苷等 9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从而对 25个淫羊
成分的确定、中药的配伍机理与作用机制的研究等藿样本进行定量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方面还缺乏现代科学客观的理化指标,现有的质量中药的药效是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协同作用
评价标准难以客观反映复方药物的整体质量状况。的结果,并非每个成分都具有药效作用,有些成分甚
因此,近年来国家对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给予至具有相反的作用,对成分错综复杂的复方制剂进
了极大的重视,对某些可行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行有效成分的检控无疑具有很大的难度。在活性研
了更全面的质量控制方法。本文收集和整理近几年究指导下,将有效部位群各类成分的化学信息与药
相关领域研究资料综述如下。效学信息相联系,用于进行中药复方质量控制,不仅
可简化中药复方指纹图谱对每个成分检控的繁琐程
1 药效物质基础在中药复方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序,提高检测的效率,而且弥补了单一指标成分检测
复方化学成分复杂,把复方通过现代分离方法, 的片面性,使检测方法更加科学,检测范围更加全
如超声提取、膜分离、超滤、微透析、固相萃取、逆流面。如尹莲等[ 2 ]根据加味四妙丸全方挥发油部位、
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等技术手段提取分离得到各有效部位群及全方 GC指纹图谱有效共有峰的变化
种化学成分。结合药效学研究以明确不同有效组分特征,制定了 25个共有峰与抗痛风药效的相关性和
的药理药效特征,以寻找复方有效成分以及药材的配伍变化,探讨君药挥发油部位化学配伍药效的
指标性成分,并将这些具特征性的成分作为含量测相关性,在有效部位层次探索复方成分配伍药效的
定指标。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加味四妙丸全方与有效
中药复方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